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38歲農婦億元建民俗文化園 曾靠拾荒為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8 14:43:25


 
  婚後不久,爸爸出了車禍,“我帶著兩個妹妹、老爸和公婆一起生活,婆婆精神還有疾病。”她說,那時真窮,坐月子一兩肉都沒買過,還是外婆攢的500個雞蛋讓她補了身子。

  一次在外婆家住的時候,有個撿破爛的人走到她家,外婆隨口說了一句:“他們沒有本錢,一年不曉得要賺幾多錢?”

  聽者有心,孩子剛滿三個月大,餘紅梅就戴了頂草帽,推了輛小車出去撿破爛,怕見到熟人先到鄰村去撿。“第一天賣了27元錢,我給孩子買了兩條褲子,一袋洗衣粉,還有一點青菜。”

  很快,村裡的婦女也效仿起來,但都沒有餘紅梅撿得多。一位村民說:“餘紅梅確實厲害,她說去哪裡撿,哪裡就一定有垃圾。”

  原來,餘紅梅有一個拾荒地圖。每次撿完垃圾後,她都會把去過的時間在自己畫的地圖上標注一下,過段時間再去。“垃圾生長也有個周期,比如早春農民下苗的時候,一些尼龍袋就會有,等過幾個月收割的時候,一些編織袋又出來了……”她總結了一套“拾荒經”。

  她的小推車也升級成手扶三輪,她帶著5個婦女一起結隊到羅田、浠水等周邊地區拾荒,丈夫負責開車和做飯。車子裝滿就回來,每人一次可以分得100多元。

  收舊木桶發現大商機

  一天,餘紅梅在家準備把撿回的舊木桶當柴燒,剛好被一個山東收古董的劉老板碰到,他花5元錢將桶買走,還說以後有多少要多少。

  從此,她拾荒的時候特別留意這些舊木桶,大的小的,水桶、腳盆等都要,她以每個5元錢收來,再8元錢賣給劉老板。後來她乾脆不撿破爛,由她發展出來的60多人的拾荒小分隊專門為她提供舊木桶,一年最多能賣出七八萬個桶,收入幾十萬元。

  “他們收這多桶,一定很值錢。”餘紅梅一直在琢磨這事。有一次,她專門跟著收桶人去結賬,一來二去總算發現了其中玄機:他們把桶收去後,經過打磨、加工制成工藝品,出口國外每個木桶能賣到幾十美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