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如何打消職場女性的二孩顧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9 11:11:39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生育不該成為女性的職場“攔路虎”。監管到位,法律才能長出“牙齒”,那些不守法的企業才會害怕。女員工不敢生的顧慮,也才會轉變為企業不敢辭的顧慮。

  針對“全面兩孩”政策放開後一些地方出現的婦女就業受歧視問題,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8日表示,今年將制定和完善保障婦女合法權益的配套措施,保障婦女就業、休假權利,堅決反對在婦女就業問題上的歧視。

  對於不少女職工來說,“三期”困境是難以回避的尷尬。所謂三期,即孕期、產期和哺乳期,處於“三期”中的女職工,本應獲得最全面的呵護,但她們中的一些人卻被用人單位粗暴辭退。生一個孩子就這樣,生兩個孩子豈不更擔心?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家庭在放開二孩後“想生卻生不起”的原因之一,李斌在昨天的記者會上也坦承,調查發現一些家庭不願意生育二孩的一個顧慮是擔心影響婦女就業。

  在上海,最近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某公司女職工先兆流產請病假,被公司以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這名女職工將公司告上法庭,雖然勝訴,卻沒能與公司恢復勞動關係——其所在崗位已由他人替代。流產休假如此,產假不更是如此?對於女職工來說,生兒育女是她們的權利,生育後返崗工作是她們的權益,二者都受法律保護,為何在一些企業卻不可兼得?

  生育不該成為女性的職場“攔路虎”。那麼,如何維護女性的權益呢?一方面,當權益受損時,女職工當然要拿起法律武器,忍氣吞聲換不來尊嚴也保不住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監管部門應及時出手。其實,保障女性的就業權,並不缺少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都有詳細規定,關鍵是如何落實。監管到位,法律才能長出“牙齒”,那些不守法的企業才會害怕。女員工不敢生的顧慮,也才會轉變為企業不敢辭的顧慮。

  據調查,一些用人單位在“坑媽”這件事上可謂費盡心機。比如,與女青年簽訂勞動合同時,明確規定幾年內不得結婚懷孕;要求女職工懷孕前通知用人單位,經同意後再“排隊”生育;孕期仍經常安排出差、加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