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發射後80小時形成囊胚。 |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隨著人類探索太空的深入,未來人類能否在太空正常生活、繁衍後代?空間微重力和輻射等特殊環境會不會對生殖造成不良影響?迄今為止,沒有人能夠明確回答這些問題。
為了解開這些疑惑,6日發射的我國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把6000餘枚小鼠早期胚胎帶上了太空。它們能否像在地球一樣正常發育?人們對此充滿期待。
經過數天的太空旅行,實踐十號上傳來好消息: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順利完成從2細胞到囊胚的全程發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實現哺乳動物胚胎在太空發育。
“對哺乳動物早期胚胎在太空發育的研究迄今只有三次嘗試。”這項實驗的負責人、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段恩奎說。
第一次是20年前。1996年,美國哥倫比亞航天飛機將49枚小鼠2細胞胚胎送上太空,結果無一發育;此後國外再無進行此類實驗。
第二次是10年前。2006年,段恩奎領導的團隊利用我國實踐八號育種衛星留軌艙,開展了小鼠4細胞期胚胎太空發育實驗,首次獲取了太空中的小鼠胚胎圖片,但遺憾的是它們在太空未能完成發育。
第三次就是實踐十號任務。“這十年來我們沒有放棄,這一次終於成功了,在世界上第一次證明了哺乳動物早期胚胎在太空微重力條件下,完全可以發育到囊胚階段。”段恩奎說。
為了實現這一科學目標,科學家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員張濤領導的胚胎培養載荷研究團隊將地面上一個龐大複雜的胚胎實驗室濃縮成了一個微波爐大小的培養箱和一個電控箱,且使其具有密閉培養、自動搜索識別顯微成像、遙控固定、圖像下傳等功能。
進行發育實驗的小鼠胚胎被分為4個單元,每個單元內有150個左右胚胎,衛星入軌後每4小時照相一次,記錄它們的狀態,直到96小時為止。“在72小時左右,2細胞胚胎就發育到囊胚,和地面上時間基本一致。”段恩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