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鄭州城中村1100歲古槐樹將被移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3 18:05:22


區政府頒發的牌子上寫著,樹齡:1100年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鄭州市文化路北段,有一棵生長1100年的古槐,被稱作是綠城最古老的槐樹。6月22日,這棵古槐樹的主人反映稱,受城中村改造拆遷影響,他聽說古槐樹將被挪走或者砍掉,“它見證了歷史,也代表著傳統文化的集體記憶,給我1000萬元也不願意把它移走。”

  現場

  千年古槐見證周恩來馬歇爾商討大事

  “老槐樹有1100年了,俺老祖先從山西遷移到這兒的時候,它已經存活多年了。”6月22日上午,在鄭州市文化路與北四環交叉口向北150米東趙村,73歲的王金水望著自家院的老槐樹,內心感到十分糾結。這棵古槐樹,上面懸掛惠濟區政府頒發的“古樹名木、嚴加保護”藍色牌子。上面寫道:王宅古槐;樹齡:1100年。其旁邊竪立的一塊碑銘顯示,明初王家祖先從山西大槐樹下遷來時,此槐樹就已經存在。王家對古槐崇敬有加,奉若神靈,世代保護。

  王金水介紹稱,他聽父輩們講述,1938年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鄭州市區北郊17公里處的花園口,造成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1946年3月3日,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趙守鈺與周恩來、馬歇爾、張治中商洽黃河堵口複堤問題。當時,馬歇爾就住在王家大宅。馬歇爾、周恩來、張治中等人在樹下,商議黃河決堤之後的善後處理。

  揪心

  千年古槐面臨被遷移命運

  王金水說,兩年前,村子拆遷進行的時候,他就十分牽念古槐樹的去留。而最近多日,村裡瘋傳因其對新建社區“礙事”,要把它挪到區政府附近的古樹苑。

  在現場,記者撥通了東趙村村主任王彥平電話,他介紹稱,按照計劃,這棵1100年古樹要被移走,具體如何保護這棵古樹,需要樹主人自己與開發商溝通協商。

  “常言道,人挪活,樹挪死。老槐樹一旦被挪走,等於宣判了死刑。”王金水哽咽著說,前段時間,有人與他聯繫稱願意出些錢把古槐樹挪走,被其斷然拒絕。老人稱,古槐見證了歷史,具有不可複制性,即便有人出1000萬元,自己也不願意把它挪走,“建設新社區,難道就不留一點歷史?一棵古樹竪立社區,它有什麼不好呢。”老人感慨地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