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媒體:買房成了當前資產保值升值的最好方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8 09:35:39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環顧今天的各大相親網站,男方“有房有車”幾乎成了能入女方“法眼”的基本門檻。其實,年輕人工作後奮鬥幾年,靠積蓄買輛普通的私家車不是難題,但房子絕對是讓很多人連連嗟嘆的“攔路虎”。尤其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買房,對絕大多數畢業生而言,更是天方夜譚。從“有房有車”這個要求,也能窺得年輕人面對的人生難題大之一斑。

  當然,這不意味著大家都買不起房,起碼在我身邊,不少同學還沒大學畢業,家里人就給準備好了婚房。但只靠自己就在大城市買房的,我一個都沒見過。

  因此,年輕人有沒有房子,要不要買房子,這個命題從一開始就充滿分歧。以我在北京的同學、朋友為例,對這個問題基本持有三種態度:其一是堅定的不買房派,或稱之為租房派。其中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有錢買房但就是不買,他們代表了擁有新財富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一批年輕人,他們會把買房的錢用於創業,甚至環游世界。不過,絕大多數人想買房但沒有經濟條件,被迫租房,“詩與遠方”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大多數一畢業就落入窘境。

  另兩種人是堅定的買房派和觀望派。某種程度上,前者被外界視為“人生贏家”,這種標簽化的命名方式正體現了年輕人的財富觀、生活觀越來越趨向不同,甚至兩極分化。而且,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觀察,這兩類人會逐漸變成同一群人,那就是買房派。因為,觀望許久後,很多人發現,房價不降反升,收入卻未能同比例增長,只好硬著頭皮買房——不買不如買,晚買不如早買,這個道理很多人即便嘴上不願意承認,心里也不得不默認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