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溫州女子13歲到巴西賣百貨 16歲買豪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9 11:17:13


 
  從小門小戶到高樓住宅,從高層公寓到低樓平房,孫特英三年的“提包”生意讓她初嘗勝果。16歲的孫特英靠著自己的能力在巴西購買了一套住宅。“當時的房子是按揭購買的,分期2年,每個月需要支付2千美元。白天做生意,晚上上課讀書,頂著經濟壓力足足兩年,晚上睡覺滿腦子只有分期付款……從未擁有過天真無邪的少女時代。”

  “每天早晨,我睜開眼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應該去哪個地方,應該找哪些新的客戶。”孫特英說,在環境的逼迫下迅速成長,18歲的她已經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從巴西姑娘嫁妝的點子蔓延開,孫特英和家人將視線關注到金、銀、寶石等首飾領域。

  事業勃興還靠“賣國貨”

  直到1989年,她才結束22年的“提包”生涯,開了一家做雨傘、球鞋的貿易公司。也許是與生俱來的悟性和溫州人天然的“生意人”屬性,1991年她開始進軍手機通訊行業;1992年以後,她又涉足啤酒、輪胎、工藝品、旅遊等領域,事業越做越大。孫特英說,自己做生意最講求“控制”的概念,不多賣、不貪心,喜歡放長線,多少有點現當下“饑餓營銷”的意味。

  孫特英最津津樂道的,是她在輪胎領域的生意。“公路在巴西的交通中占很大比重,輪胎的需求量比較大,但巴西的輪胎市場基本上都掌握在固定的幾家大牌輪胎代理商手中,別人很難拿到,價格也是他們說了算。”孫特英說,考慮在巴西引進中國輪胎開始滋生。

  “當時的pirelli、firestone、gordgear、michelin等國際大牌輪胎在巴西基本上是壟斷的,我們嘗試引進中國的萬里輪胎、南港輪胎、黃海輪胎等,雖然在質量上有所差距,但我們從減少一半翻胎次數來保證駕駛安全,很快受到了巴西人民的認可。”

  就這樣,孫特英順利將中國輪胎打入了巴西市場,甚至對pirelli受到了一定影響。“當時他們經理還來找我們談,要求我們停止進口中國輪胎,可以給我們代理權,但我沒答應,推銷我們的中國輪胎,讓我覺得驕傲!”

  順利的事業在2000年遭到了危機。伴隨著巴西貨幣貶值,經濟下行,這對從事國際貿易的孫特英而言,可以說是從商以來遇到最困難的時期。“當時我們一下子就損失了幾千萬人民幣,根本沒辦法繼續進口。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很快能度過危機,就囤積不賣,但公司的日常費用要繼續支付,經濟沒有好轉,我們只好開始售賣倉庫貨源,採購巴西的產品,一直到2002年才開始好轉。”孫特英說。

  幫助他人讓她找到了全新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