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產圓珠筆筆尖鋼新進展:太鋼開始供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4 10:21:13


 
  “一切資料都沒有,”王輝綿說,“我們用幾十公斤的煉爐開始實驗,成千次地摸索,失敗次數已記不清了。”

  要做到均勻不容易,鋼水不像一鍋菜湯好攪勻,加入的元素往往聚集不散。每次冶煉之後,要測試上千個數據,然後分析和調整。工程師們可以試著將塊狀的料磨成粉吹進去,也可以做成條和絲喂進去,憑借的是多年煉鋼經驗。

  當初步試驗成功,工程師就使用一二百公斤的煉爐繼續實驗。然後是1噸規模的爐子;最終目標是45噸和90噸的大熔爐。從小試到中試,再到試生產,每一個環節都要靠耐心。目標就是看到電子顯微鏡下分布均勻的晶體,以及合格的延伸率、抗拉強度和硬度。

  煉特種鋼是個精細活兒。從原料到筆尖鋼絲,需要50多道工序。趙文龍告訴記者,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質量控制。如果煉鋼有微小的氣泡,鋼絲就有可能在機器上穿孔;盤條軋制時也可能會表面開裂。為了鋼絲外表不受一點刮蹭,他們在吊運鋼絲卷的時候,不能用鋼叉,而是用皮帶;之後還要用木箱包裝。

  “用戶告訴我們,他們不需要100分的材料,而是需要表現穩定的80分的材料。“趙文龍說,為了這一目標,太鋼還在改進質量的控制。

  現在太鋼已經開始向貝發等制筆企業供貨。太鋼送抵用戶的鋼材量從幾噸提升到十噸以上,未來預計能夠實現進口替代。進口筆尖鋼材的價格最近已經跌了四分之一。

  1月份國產圓珠筆尖鋼研製成功的消息火速傳遍全國,甚至連日推漲太鋼不銹的股票,這讓從管理層到基層的太鋼人大為驚喜。

  太鋼是中國鋼鐵業的優等生,也是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商。它的生產規模排在全國20名左右,利潤率卻排在第5名、第6名。建廠以來,它一直憑借特色求發展,如今也堅持“轉型不轉行”,注重在不銹鋼上做強內功。太鋼工程師們自豪地說,從家裡刷鍋的不銹鋼球,到火箭、核電和高鐵用的不銹鋼,都是太鋼的強項。太鋼人很樂意提到:去年港珠澳大橋建成,一個關鍵就是使用了太鋼生產的不銹鋼外皮螺紋鋼。在此背景下,“圓珠筆尖鋼”被他們看作一個小case。

  “或許在大家看來,筆尖鋼這件事很小,但有了筆尖鋼精神,中國製造就能做強。”太鋼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對此,徐冠華評論說,一些老產業被說成夕陽產業,實際上充滿了機會和利潤增長點,前提是企業以創新為目標和利潤來源;具備創新能力的傳統產業並不老,仍然是強國製造業的基礎。

  太鋼研發能力之所以強,一個原因在於它的工程師勤跑用戶。太鋼有一種雙經理制,研發團隊裡有銷售經理和生產經理,生產經理要傾聽用戶的反饋,指導用戶正確使用材料。目前,太鋼有20多個雙經理的材料研發小組,筆尖鋼是其中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