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美國、中國和丹麥研究人員10日宣布,他們培育出世界上首批對器官移植而言無“毒”的活豬,成功解決豬器官用於人體移植最重要的安全性問題,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萬病人帶來希望。
以美國eGenesis公司為首的研究團隊當天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論文,參與研究的還包括哈佛大學醫學院、中國雲南農業大學和丹麥奧胡斯大學等機構。
“我們的工作從根本上解決了異種器官移植中異種病毒傳播的風險問題,”eGenesis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執行官楊璐菡對新華社記者說,“這批豬是奠基性的一批豬種,將來異種移植有望被安全地應用到臨床上。”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大概有20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是器官捐獻的數量遠低於需求。豬器官因為大小和功能與人類器官類似,被認為可能適合移植。
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曾嘗試異種器官移植,但試驗發現,豬器官在人體內不僅存在免疫排斥問題,還可能存在“毒”性,因為豬基因組裡含有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最終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政府都明令,在找到解決辦法之前,停止一切異種器官移植的臨床試驗,異種器官移植行業多年停滯發展。
2015年,時為哈佛大學博士後的楊璐菡等人借助基因編輯工具CRISPR成功敲除豬基因組中所有可能有害的病毒基因,首次在體外突破這個重大難關。
在最新研究中,楊璐菡等人結合使用CRISPR工具和小分子藥物,成功修改了豬原代纖維細胞基因組中25個基因位點。然後,像培育世界第一只體細胞克隆動物“多利”羊那樣,研究人員通過細胞核移植操作,利用修改好的豬纖維細胞製造出豬胚胎,並植入母豬體內,最終誕生出世界首批內源性逆轉錄病毒被滅活的豬。
“至少在它們4個月大的階段,我們沒有觀測到修改的小豬和正常小豬有生理上的區別,”楊璐菡說,“我們將在這批豬種的基礎上繼續改造基因組以解決免疫排斥問題,爭取早日實現異種器官移植臨床應用,拯救千千萬萬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
英國肯特大學教授達倫·格裡芬評價說,這項工作是異種器官移植朝著成為現實邁出的“重大一步”。但他也提醒說,這方面還有包括倫理問題的許多變數需要解決。
英國劍橋大學的伊恩·麥康奈爾教授也評價說,這是“充滿希望的第一步”,但異種器官移植的發展仍需拭目以待,因為即便解決了異種病毒傳播的問題,還得克服豬器官在人體中的免疫排斥和生理不兼容等重重障礙。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