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指出,有了科學的稅收制度,如何建立規範的征管模式,在保證應征盡征的同時,方便納稅人繳稅,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因為環保稅是一個全新的稅種,完全沒有經驗可借鑒,所以對稅務部門來說還是不小的挑戰,工作量也會很大。”
依據環境保護稅法,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納稅人。徵稅對象指《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4類應稅污染物。
計稅依據方面,將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作為計稅依據。其中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按照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排放量確定;噪聲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
“由於環境保護稅是以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為計稅依據,所以排放量需要由環保部門來進行專業測定,稅務部門需要根據環保部門的專業監測數據,分析判斷納稅人申報數據是否準確。”業內專家指出,環境保護稅能否真正落地,部門配合至關重要。
社科院中國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環保稅是特殊稅種,最大的挑戰在於征管,污染物排放測量有複雜測定技術和整套標準,稅務部門要和環保部門就技術依據、稅基確定等進行溝通、需要技術協調,需要更加科學合理測定。
他還表示,環境保護稅的收入規模並不大,排污費改稅的主要目的不在於籌集財政收入,而在於通過稅收杠杆,引導排污單位減少污染物排放,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其環保意義遠遠大於財政收入意義。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