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憋屈多年 中國人加給日本的光環終於破產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7 11:56:04


 
  這樣算起來,要提供166萬立方米的木材,大約需要92.22萬畝的土地。即使算上損耗或者因為管理不到位等等因素引起的減產,將種植面積翻番,也就需要184萬畝的林地。

  目前,中國楊樹總面積已達1010多萬公頃,也就是1.515億畝。那184萬畝不過是零頭中的零頭了。

  總結:一次性筷子的木材來自經濟林,種下去就是為了砍掉的;這些樹林只占了全國經濟林的極小部分。

  本來是極為正常的林業生產,但是,在十多年前的輿論氛圍中,卻能很自然地把一次性筷子和沙塵暴聯繫在一起   

  在2006年另一家報紙的報道中,一次性筷子和森林覆蓋率仿佛也成了不共戴天之敵。

  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很珍惜自己國土上的樹木,一次性筷子基本全靠進口。中國森林覆蓋率還不到17%,卻成了日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國。

  仿佛中國人用一次性筷子就把森林砍光了似的

  實際上,一次性筷子的確最早發端自日本,後來,日本也的確開始從中國進口一次性筷子。但是,原因不是日本人使壞故意掠奪中國的森林資源,而是因為

  便宜

  據日本《每日新聞》的報道,上世紀80年代,北海道和奈良是日本一次性木筷的生產基地,當時一雙筷子的價格是20日元(約0.18美元)。不久,中國的產品就占領了這一市場,一雙筷子的價格僅為1至2日元。日本一次性木筷子生產商的數量也從70多家下降到8家。

  同樣一雙用過就扔的筷子,日本貨賣20塊一雙,中國貨賣1塊錢,你說商家買誰家的?

  你說商家買誰家的? 

  筷子的迷思算是破解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