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說明的是,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重點在“建設”,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
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雙一流”建設以學科為基礎,對建設過程實施動態監測,實行動態管理。
建設過程中,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和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等情況,對實施有力、進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對實施不力、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提出警示並減小支持力度。對於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學科,及時調整出建設範圍。
建設期末,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及整體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期末評價。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範圍,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
延伸閱讀
據即通客戶端此前消息,作為河北省唯一一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它的辦學地點卻不在河北,而是在天津,這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最早,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 1903年,光緒二十八年,在天津創辦的北洋工藝學堂。當時河北省還叫直隸省,天津是直隸省的省會城市,因此很多河北的高校都創辦在這裡,其中還包括河北大學的前身天津工商大學。一直到1967年天津從河北省分離出去成立直轄市,這種格局發生了改變。
河北工業大學校史館講解員張怡林:“那麼當時河北省委就說了,因為當時天津是我們河北省的地方的時候,我們把好的高校建到了天津,現在你天津不是我們的地方了,我們還要把這些優秀的高校要回來。”
經過雙方協商,決定把辦學最好的兩所學校:河北工業大學和河北大學進行回遷,河北大學遷到當時河北省的省會保定,河北工業大學遷往邯鄲涉縣索堡鎮的深山中。
河北工業大學校史館工作人員楊洋:“而且那不在市裡,還在山區裡頭,為啥?因為當時正好中蘇關係惡化,要求全國高校的戰略物資轉移,當時不光我們學校到山區裡頭去了,像清華,很多學校都過去了。”
從天津到邯鄲路途遙遠,學校不得不變賣校產來完成搬遷,前後將近十年的時間也沒有搬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搬遷途中還損壞了不少儀器設備。
楊洋:“我們很多大型的工業設備,很多的校辦工廠儀器很多,大型儀器你搬一次就再也用不了了,完全是資源的一個浪費,在主觀上面,老師和學生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因為這樣的原因,期間是兩次搬家,搬遷搬了1600多人。”
直到1978年鄧小平同志複出主抓教育,學校的校長潘承孝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詳細敘述了高校搬遷造成的不良後果和巨大的損失,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高校搬遷宜慎重再慎重!
楊洋:“這個事件一出,就引發了全國高校搬遷的風潮,開始往回搬,很多學校,像北京的很多學校,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往回搬的,因為鄧小平同志作出了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