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喜事儉辦,負擔少了風氣好了 
http://www.CRNTT.com   2017-10-05 09:30:37


婚禮習俗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過去喜事大操大辦,花錢多還受累,喜事反成負擔;近年來,反對鋪張浪費成為各地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漸漸讓喜事返璞歸真。

  今年“雙節”,正是扎堆辦喜事的好時候。記者深入多地調研發現,以往一些喜事攀比的狀況有所改觀,群眾負擔少了、風氣好了。

  今:紅娘協會義務幫

  昔:媒婆也要大紅包

  10月2日,在外地工作的辛成龍和王明慧回到老家山東省汶上縣次丘鎮沈堂村結婚。娘家沒要彩禮,這讓辛成龍的父親辛顯義如釋重負。“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按照農村以前的‘規矩’,三五萬元很正常,有的甚至十幾萬元。”辛顯義說,縣里倡導婚事新辦,親家更是通情達理。

  曾經,彩禮用秤稱,要三斤三兩;結婚要準備一輛小汽車和一套房產,“一動一不動”……汶上縣的喜事大操大辦愈演愈烈,禮金越來越高。

  據汶上縣前期調研顯示,婚事大操大辦,主要因為事主好面子和管事“大總理”推銷拿回扣。當地一位紅白理事會成員介紹,不少農村男孩子找媳婦,既要支付高額彩禮,還要給“紅娘”包紅包、送煙酒。

  今年2月份開始,汶上縣成立了紅娘協會。“以前媒婆說成一樁婚事,最低也要收費5000元,紅娘協會則免費提供婚介服務。”義橋鎮黨委副書記步海霞說。

  “兄弟,你把彩禮要那麼高,你的面子里子都有了,娃娃將來的難心(困難)咋辦呢?”這是前不久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委宣傳部製作的微電影——《還要過日子》中的一句台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