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保送人大,碩博連讀。從本科到研究生,從小在城市長大的石嫣卻一直與農業結緣。這一切的改變,是一次去美國“洋插隊”的經歷。
每天手上沾滿泥土,皮膚變得黝黑,身體變得結實……通過健康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將農戶與消費者串聯在一起,實現“食在當地,食在當季”。
2008年,石嫣將這種社區支持農業的模式帶回國,做了農民。“農業是立身之本,農民更是一個偉大的職業,選擇這個職業我從未後悔。”
“曾經我五穀不分”
沿著順義區龍灣屯鎮的龍尹路,一路向北。沒有密集的高樓大廈,大片大片的莊稼地在道路兩旁,一覽無餘。
深秋的清晨,微風。天空湛藍,沒有雲彩。在“分享收獲”農場的牌坊門後,便是一排排的大棚。尚有綠色的葫蘆藤,映著斜照進院子里的陽光,看起來倒很溫暖。
石嫣和丈夫就住在附近的村子里,距離農場不遠,走路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到。
石嫣是個閑不住的人。除了外出開會,她幾乎都要每天“下地”看看作物生長情況。借著採訪的空當,石嫣又跑去了大棚,看了看尚未變紅的西紅柿。
“這個應該是患了蟎蟲。”石嫣指著一個表皮像獼猴桃粗糙,有淺色紋裂的青色西紅柿果說道。而在隔著幾排的其他植株上,她發現了這種情況,眉頭一緊。
農場里一直堅持讓農作物按自然規律和周期生長,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等添加劑。為了避免患病傳染,造成後期大面積受損,石嫣更多地是從作物生長初期便開始介入、防禦。
“像這種感染蟎蟲的,就用礦物油防治。不過好在這些果實馬上就要變紅,不會大面積傳染。如果是在開花期間感染就麻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