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耶魯畢業生棄高薪 幫農民賣柑橘養山雞
http://www.CRNTT.com   2017-11-14 17:05:44


 
  挫折

  不被家人理解 一開始還遭遇村民“質疑”

  “一開始家裡人都不理解。”辜家齊說,這是他們這幫夥伴面臨的共同問題,“有好工作為什麼不去?”“到農村能幹什麼?”“對得起這些年的投入?”

  當天上午,看著停在他們攤位前,購買產品,或者掃碼關注的市民,辜家齊覺得這幾個月也挺值得,“越來越多的人、企業、媒體關注這個村子,也關注到我們這個團隊。”

  除了家人、朋友的壓力外,這個新生的公益團隊還面臨更多的困難。起初,就有不少村民在私下議論,“這幫青鈎子娃娃些,連田都不會種,能脫個啥子貧?”

  這個400多戶人的村子,雖然經過了多方動員,但是也僅有20戶村民拿出200畝地加入到他們新成立的合作社裡,大部分的村民還是抱著觀望心態,“擔心整虧本了,沒有人來賠。”

  之後,這200餘畝土地成了這幫年輕人的重點事業。跑田地,找專家,看種植書籍、尋銷路……他們經常從每天早上8點,一忙活就到了夜裡11點。

  甜頭

  柑橘收益翻番,村民主動加入

  “這幫年輕人給村裡帶來很大的希望。”11日上午,林山村村委書記張富偉也來到現場,為村裡的柑橘站台代言,“第一次把柑橘搬到了繁華的春熙路,以前想都不敢想。”

  “林山村有400多戶人,貧困戶占了100多戶。”他說,年輕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村裡又多丘陵,大規模種養很難,村民雖然種了不少柑橘,“但質量差異太大,村裡市場又小,以前每斤賣個3元就不錯了。”

  直到今年9月,這幫年輕人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小山村的寧靜。通過前期的重塑設計柑橘產業,細致到如何規模化種植,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再到如何拓展銷售渠道等,被村委會一致通過。

  張富偉說,現在村裡的柑橘價格翻了近3倍,可賣到10元/斤左右,而且還有些供不應求了,“這就讓不少村民嘗到了甜頭,吸引了更多村民主動找來,現在都又流轉了500多畝土地,放心交給這幫年輕人來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