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文物借調:身價315億展品出趟差有多難
http://www.CRNTT.com   2018-01-16 10:08:44


 
  第4關

  歸還:寸步不離

  在布展和撤展時,是李維學最提心吊膽的時候。他都習慣搬個凳子坐在重量級文物旁邊寸步不離,“這麼多年了,一到這個時候我依然是惴惴不安,心驚肉跳。直到文物進了玻璃櫃,我才心安。”

  展覽結束運抵到對方庫房歸還時,開箱點交也是極為嚴格的。“例如瓷器,有無裂紋價值天壤之別。所以對方博物館工作人員除了用手觸摸檢查外,還要用手電筒照裡壁。”直到這一歸還步驟最終完成,李維學心裡的石頭才算落地。

  《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運輸護送二三事

  所有文物當中最難借的是書畫。《國家寶藏》節目中遼寧省博物館展示的北宋《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就曾於2012年在深圳博物館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元趙孟頫的《紅衣西域僧圖卷》、宋徽宗“禦筆畫”《瑞鶴圖卷》等36件畫作。這些展品橫跨唐、宋、元、明、清,當時總估價就達到315億元。

  將這些千年畫作請來深圳“小住”,“寓所”條件極為苛刻。博物館提前三年就開始做手卷架。“展館需要滿足恒溫、恒濕、去除紅外線和紫外線。這些千百年的書畫潮濕了易長黴、乾燥了又容易酥脆、光線太強容易褪色。塵埃及有害氣體均會導致致命損害,直接影響其壽命。”李維學說。

  “出於安保考慮,當時遼寧省博物館的保衛科科長領頭,乘坐軟臥車廂由三人護送這批書畫。中途輪流用餐,必須有二人同時在場。展覽的安保也被提至最高級別。”李維學說。

  護送這批書畫,遼寧省博物館表示絕對不能乘坐飛機。“雖然飛機失事幾率極低,但是連這個萬分之一也要絕對避免。”李維學說。

  文物和人一樣也怕累,尤其是千百年的字畫更是嬌貴。遼寧省博物館帶到深圳的這批畫作再要集中展示幾乎不太可能了。

  趨勢:身價暴增愈發難借 引入國外展覽會更多

  在國內借文物,所繳納的保險費一般都是象徵性的。“以越王勾踐劍為例,由於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因此估值上10個億都是可能的。”李維學說,“所以我們一再強調交納保險費是象徵性的,如果按照國際慣例來交根本交不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