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曾幾何時,提及“民宿”二字,不少中國人會自動地將其與“農家樂”畫上等號。而如今,中國的民宿經營者們正嘗試著通過文化與個性的力量,改變這一行業的面貌。
據新華社報道,走進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向海街道石廟子村,村民王進軍家的民宿裡,藤編燈罩中散出溫暖柔和的光線,厚厚的原木茶幾上茶還有著餘溫。
這家民宿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相得益彰,遊客透過窗可以看到溫泉泡池,再走遠一些,還能獲得更多的體驗:冬季時來冰釣,捕獲魚、蝦和螃蟹;夏季時在稻田中穿行,聞稻香聽蟲鳴。
“不用再出門打零工了,村民的房屋得到修繕成為民宿後,村子比以前更美麗了。”王進軍熱情介紹著民宿給自己和村子帶來的變化。
在剛剛過去的農曆狗年春節,盤錦市的特色民宿出租率達到90%以上。民宿所展示和承載的當地文化,為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盤錦的稻耕文化源遠流長,盤錦大米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大窪區新立鎮楊家村,六間特別的民宿分別以稻、黍、稷、麥、菽、麻六種穀物命名,被人們稱為“米倉民宿”。遠遠望去,米倉民宿好像奇幻電影中霍比特人居住的霍比屯,是影迷們嚮往的世外桃源。
這些民宿是木建築結構,採用古代榫卯結構,不使用一顆釘子。房間還用傳統的拍苫技藝搭建屋頂,使之成為“會呼吸的房子”,冬天即使不開窗戶,房間也不憋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