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火爆知識付費課程背後誰在獲利
http://www.CRNTT.com   2018-03-25 11:56:11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新世相”近期掀起的知識付費領域風波,終以課程暫停購買、多名用戶成功退款告一段落。購買和分享課程,其初衷究竟是分享知識,還是類似傳銷?有律師表示,實際上這種多級分銷的方式已經符合法律上對於“傳銷”的構成要件,會對市場競爭造成不公平的影響。不過,知識付費仍是近年來的關鍵詞,多家平台相繼推出多種形式的知識付費,有統計顯示,中國願為知識付費的用戶達1.88億人。移動支付的便利、付費觀念的普及、用戶的個性需求等,都成為知識付費大行其道的關鍵因素。但也有人質疑,“付費的就是優質的嗎?”

  進展:多名用戶收到新世相退款

  多名用戶向北青報記者反映,目前已經收到新世相方面的退款,退款過程十分方便,只要直接在微信支付內申請,即可實現“秒退”。用戶還可以在公號內直接輸入“申請退款”,填寫手機號碼及申請退款原因後,經過審核即可退款。同時,新用戶已經無法通過任何途徑購買“新世相營銷課”,但已購課程的用戶將不受任何影響。

  目前微信團隊已對新世相公眾號進行了處罰。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騰訊此前發布的《微信公眾平台關於整頓新型多級分銷欺詐行為的公告》中明確禁止了幾種行為,均為利用微信關係鏈,通過微信公眾賬號實施多級分銷欺詐行為,發布分銷信息誘導用戶進行關注、分享或直接參與,新世相本次的活動符合其中一類規定。

  分析:分享平台為何愛推知識付費課程

  近年來,知識付費成為各知識分享平台甚至自媒體變現的重要方式,它們相繼推出各種付費玩法,包括社區問答、直播、付費課程、產品訂閱等多種形式。

  近年來,中國內容付費用戶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內容付費用戶規模達1.88億人。為何知識付費的市場如此大?艾媒分析師認為,付費技術和付費觀念逐漸普及,知識付費的時代即將到來。近年移動支付技術逐漸成熟,為各APP在移動端實現打賞、付費等功能提供便利;而為優質內容付費觀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優秀內容提供者開始進駐各大知識付費平台。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則表示,“在脫離系統學習的階段之後,人們更多需要按需學習,即學即走。”

  騰訊研究院此前對用戶知識付費意願進行過調查,調查顯示,消費有償分享的知識的滲透率在網民中超過了一半,達55.3%。從消費者的付費內容偏好來看,“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識和經驗”最被認可,占比63.3%。“職業與學業的發展建議”也達到將近四成的付費意願。也就是說,用戶知識付費的目的更具投資性,希望聽到的課程內容更具專業性,希望該課程對自己的工作、學業帶來益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