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晚清鹽運史所建
據了解,金絲楠木為我國特有珍貴木材,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主要產於四川、雲南、貴州及長江以南。金絲楠木生長速度極慢,成為棟梁之材至少要300年,其木質堅硬、細密、不易幹裂,有“水不能侵、蟻不能穴”“千年不腐、萬年不爛”之說。金絲楠木是楠木中的精品,古代主要用於製作皇宮的房梁房柱以及皇室家具、棺木及少數寺廟建築等,北京故宮內多處房梁也是金絲楠木。
宜豐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毛國平向記者介紹,宜豐縣北部山區野生金絲楠木群總面積近萬畝,潭山鎮洑溪古樹長廊中有13棵樹齡約600年的金絲楠木,直徑基本都超過1米。
宜豐縣博物館館長餘康華則表示,正因為當地自古盛產金絲楠木,該縣有十多個鄉鎮留下的古村、古屋基本是金絲楠木建造的,全縣唯一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即唐代木建築“魯班坊”的用材也是金絲楠木,歷經了1300餘年仍大致完好。
據宜豐縣縣志辦考證、分析,觀前巷老屋系晚清時該縣一名漆姓鹽運史所建,他是在原有的漆氏祠堂上重修的。
打算申報“國保”單位
餘康華介紹,目前宜豐縣共有489處國家文物局登記在册文物點,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30處、市級1處、縣級64處。他坦承,自七八年前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來,觀前巷漆氏古屋一直未納入國家文物局登記在册的不可移動文物點,更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原因是,這棟老宅住有十幾戶居民,屋內一些設施布局被改變或遭破壞,屋內屋外電線如蜘蛛網,且文物部門不具備辨識金絲楠木的技能。縣博物館接到漆伍生的反映後,也相繼介入,當前已將該老屋作為一處新發現文物,正在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宜豐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北京說,實施舊城改造須謹慎對待每一處老宅老屋,不會破壞任何一處有文物價值的建築。縣裡已統籌安排包括觀前巷在內的老城區居民有序搬遷、安置等工作,並要求電力部門重點對漆氏祠堂老屋的電線線路進行安全檢查,杜絕安全隱患。下一步將該老屋作為天然金絲楠木博物館打造,並邀請權威專家進行認證,得出結果後再申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中國江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