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8百萬噸牛肉缺口 歐盟農場主按捺不住
http://www.CRNTT.com   2018-05-22 14:26:02


中國一年的肉類消費超過歐盟和美國的總和。
 
  不過愛爾蘭能進入中國這一巨大牛肉市場的消息傳回歐盟境內,也讓歐盟其他的牛肉生產商們看著分外眼饞。

  霍根坦言,歐盟的生產商們給了他“很大壓力”。他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勾勒了歐盟生產商眼中的中國市場潛力。

  他表示,2017年中國肉類消費為7100萬噸,同期美國為3200萬噸、歐盟為3600萬噸,即中國一年的肉類消費超過歐盟和美國的總和。不過,如果以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費量來看,中國為50.3kg、美國為98.6kg、歐盟為69.6kg,在人均消費肉類產品方面中方明顯仍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霍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過去的5年裡,豬肉和乳製品等歐盟農產品對中國的出口總值是翻倍的。他認為,像豬肉和乳製品這些農產品還會繼續保持之前較高的增長速度,並在未來幾年裡翻倍。

  具體到肉類消費結構,風格也迥異。以2017年為例,中國肉類消費 66%為豬肉,21%為禽類(雞鴨)、8%為牛肉、5%為羊肉。

  在美國,其肉類消費49%為禽類,26%為牛肉,24%為豬肉;在歐洲,35%為禽類,47%為豬肉,16%為牛肉,2%為羊肉。這也令人對中國牛肉市場的增長空間充滿期待。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提及競爭對手,不過霍根反覆強調自身優勢:來自於歐洲的牛肉是不會添加生長促進劑的,且從出生的農場開始就具有可追溯性。根據歐盟法律,歐盟不支持在無治療目的的情況下在健康動物身上使用化學物質,為此歐盟的肉中沒有生長促進劑(抗生素、荷爾蒙等)。

  去年6月20日,當時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現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允許美國牛肉輸華。同時公布的《進口美國牛肉檢驗檢疫要求》明確指出,從美國進口的牛肉在中國口岸入境時,不得檢出中國法律法規禁止的非天然產生的獸藥、促生長劑、飼料添加劑和其他化合物,包括萊克多巴胺。萊克多巴胺是最常見的促生長劑(俗稱“瘦肉精”)之一。

  闊別17年德法荷牛肉有望入華

  2001年,由於歐洲瘋牛病暴發,中方於2001年3月27日下令禁止進口和銷售包括英、法、德、意、荷、比、盧等13個歐洲國家的牛肉、牛肉組織與器官等為原料生產製作的食品。由此歐盟牛肉產品退出中國市場已經近17年了。而在此期間,中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牛肉進口國。

  海關總署統計顯示,中國2017年進口牛肉約70萬噸,價值約33億美元(約合211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20%。

  霍根表示,從2005年到現在,歐盟就沒有出現一則瘋牛病病例,歐盟也在多年內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改革,並賦予了產品高程度的可追溯性,建立了個體標識和產地標簽等系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