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縱深推進創文鞏衛 打造“中國最美村鎮”
http://www.CRNTT.com   2018-11-30 12:12:52


今年來,三鄉鎮同步推進創文鞏衛,形成了與社會綜合治理相融合的機制。
 
  和以往見到的污水橫流、蚊蟲縈繞的垃圾屋不同,新型的環保垃圾屋外乾淨整潔,甚至聞不到異味。屋內三個垃圾箱整齊排放在窗口下方,紫外線燈掛在貼著白瓷磚的墻上,墻角還擺放了毛巾、消毒水。鄭國輝將分好類的垃圾桶有序裝上三輪車,向鎮上的垃圾處理中心駛去。

  記者了解到,橋頭村每天產生約2噸生活垃圾。此前村民衛生意識不強,垃圾隨處可見。村委先是定期向村民派發單張,向村民們宣傳講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和具體做法。今年3月,村委開始對村裡的7個老式垃圾屋升級改造,並向每家每戶派發3個不同顔色的垃圾桶,免費送一年的垃圾袋。經過了大半年的過渡,村民漸漸養成習慣,有了投放意識,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提升。現在,橋頭村已經成為全鎮推廣垃圾分類工作的標杆。

  66歲的林叔是土生土長的橋頭人,他說:“有了環保垃圾屋,村裡也像城裡一樣乾淨了。”

  2 轉型 古村換新顔 帶動秀美村莊升級

  橋頭村的變化,在三鄉鎮並非孤例。

  三鄉鎮歷史悠久,下轄14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不少村落都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古鶴村也是三鄉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曾是岐澳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這裡至今還保存著很多的古跡。

  在古鶴村村口,一道厚厚的古老閘門綠樹環抱,就雄踞於公路邊,閘門麻石結構,上書:“古道循行”四個大字。據悉,古鶴村閘門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重修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村頭村尾各一座,均為歇山頂,高約5米。村頭閘門兩側圍墻尚存,長約26米,厚約0.8米,花崗石砌成。

  穿過閘門,往村內一路延伸的古石板路便闖入眼簾,這條古石板路也是古鶴村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古石板路始建於清代,1922年重修,整條街用花崗石條鋪成,在村頭村尾兩個石閘門間貫穿,長約1800米,是目前中山市保存較完整的石板街。2012年,該石板路被列入中山市不可移動文物。

  有厚重的文化,還要有優美的生態,才能建設美麗鄉村。2014年,古鶴村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是中山市當年唯一入選的鄉村,這成為古鶴迎來轉型發展的重要契機。2017年以來,古鶴村加快了秀美村莊連片示範帶的升級,包括新建牌坊、住宅立面整體風格改造等,一期工程目前已完工,以“古舊+生態”為基礎打造的古村落已基本成形,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這裡騎行、游玩。

  “我們父輩兩代在這裡開小賣鋪已經30多年,對古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古鶴村早就是市級秀美村莊,可喜的是,如今又有變化,村內老宅和新建住宅立面均‘穿’上了統一的灰色格子‘外套’,之前掛在電線杆上的電線也被埋到了地下。”45歲的鄭偉恩是土生土長的古鶴人,經營的小賣鋪位於古鶴下街,說起古鶴村這兩年的變化,他難掩喜悅。

  走在古鶴村內,狹長的街道兩側是清一色的灰磚墻面,石板路上幾乎看不到垃圾紙屑。石板路本身也有變化,過去石板路兩側是水泥路面,為了保護傳統古跡,石板路兩側換成了灰磚貼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