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中國航天叩問蒼穹的腳步越來越快,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的發射任務也越來越密,3月31日,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獲悉,該中心即將迎來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一百次飛行。
現場:
連夜恢復維護塔架各種設備設施
3月31日23點51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拔地而起,將天鏈二號01星成功送入到預定軌道。西昌發測站塔勤分隊平台操作手尚猛和隊友迅速來到熱溫未散的2號發射塔,開展射後恢復檢查工作。
尚猛所在的塔勤分隊,管理維護西昌發射場的兩個塔架。在塔架上,他們仔細檢查每個平台操作箱、每段液壓管路、每處機械部件的情況,在確保設備射後安全的情況下,快速開展塔架恢復工作。與此同時,他們鋪設安全網、設置安裝安全繩,為其他系統人員幾小時後開展射後恢復工作提供前提保障。
“像這樣連夜恢復維護塔架各種設備設施,已經是一種常態了。”此時已經是凌晨,尚猛卻依然幹得起勁,“如果遇到下一次發射的火箭型號更改,射後恢復和調整的難度更大、工作量更多。”
背後:
用科技創新保障多任務並行推進
去年,西昌發射場共執行17次發射任務,創歷史新高,多發任務並行推進,雙工位交替發射,先後更替發射長征二號丙、長征四號丙、長征三號乙等多型號運載火箭,對發射場設備設施可靠性和射後恢復能力帶來了嚴峻挑戰。
“科技創新,是我們不斷突破高密度發射連勝紀錄的保障。”中心主任張學宇道出其中關鍵。
“全體注意!重新進程序,我們進行一次模擬發射演練,此次的模擬飛行數據數據中設置多個異常數據,各系統注意觀察,發現異常及時分析,立即上報!”下達口令的指揮員肖鋒,是中心技術部總體技術室主任。中心每一次航天發射圓滿成功的結論,都出自這個團隊。
“快節奏的航天發射速度,倒逼我們不斷加強對飛行數據規律的挖掘,加強快評技術的自主創新,目前我們評估結果時間由15分鐘縮短至10分鐘以內。”肖鋒介紹,他們自主開發了整套評估系統,從手動評定到適應多種型號任務的人機交互式判讀評定,通過實時分析成千上萬的遙測數據,掌握火箭的飛行狀態,通過分析衛星入軌數據,迅速評定航天發射的成功與否。特別是通過分析蛛絲馬跡的異常數據,為提高後續火箭可靠性與發射成功率提出改進建議。
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