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跨界演繹:浙江美術館上演書法金石音樂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9 11:09:16


7月28日,“驚鴻”——王新元書法篆刻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這是一場新媒體跨界的特別展出,是結合時尚、音樂等多維度創作手法融合古老書法、金石藝術展現的書法篆刻展覽。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7月28日上午,離“‘驚鴻’——王新元書法篆刻展”開幕式尚有半個小時,浙江美術館中央大廳已經湧入不少觀衆。開幕式主持人、浙江美術館館長斯舜威走上台時,向擠滿3樓、4樓樓道和走廊上的那些“會看展覽”的藝術欣賞者竪起了大拇指:“我們在前期宣傳中稱‘這是一個只有一天的展覽’,更准確地說,應該是8個小時;而如果再從其中抽出最驚艶、最精華的元素,就在接下來短短半小時。”

  浙江日报报道,“開幕即是閉幕”,這是展覽主人王新元對這場多媒體互動跨界展演的高度概括。半年前,著名書法家王冬齡第一次從這位學生口中聽說了“一日展覽”的創意構思,忍不住擊掌叫好:“瞬間亦是永恒。”隨著展覽籌備工作的進行,願意提供相關支持、有興趣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一個獨一無二、與衆不同的藝術展漸漸“立體”起來。

  比如,7月28日開幕式的重量級表演嘉賓、鋼琴家孔祥東,為了配合本次展覽的主題,要做一件非常“任性”的事——即興創作一首《驚鴻》鋼琴曲。上周末的展覽發布會上,當孔祥東宣布這個消息時,現場記者的表情多是“大吃一驚”,他本人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驚鴻’展是我與王新元多年友誼的結晶,也是對我倆相同藝術理念的一次‘爆發式’表達。創作和作品,是藝術家存在的意義。”

  即便是“有備而來”,現場欣賞孔祥東行雲流水的演奏,仍有驚艶之感:一開始,許多觀衆不由自主地閉眼傾聽,而行至高潮處的旋律也仿佛是一種召喚,在它們的陪伴下“閱讀”懸掛於大廳主墻上那幅長近12米、用石鼓筆意創作的書法作品《洛神賦》片段,恍惚間,紙上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幾個大字似乎真地動了起來。

  而王新元的“驚鴻”,又何止“一瞥”——隨著最後一個音符的戛然而止,還來不及回過神的觀衆又被從款款走上T台的20位頭戴面具、身“披”白色書法的“女神”吸引了目光,仔細看,她們的頭飾各具設計感、但都是清一色的中國紅,紅白相間,恰似大廳一側展櫃中陳列的數十件篆刻作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