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甲午戰爭時慈禧忙過壽:3天打不到北京就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21 15:36:47


 
  1947年,中國以“二戰”戰勝國地位,派遣中國駐日代表團參謀鐘漢波海軍少校向盟軍駐日司令麥克阿瑟將軍提出:將“鎮遠”艦鐵錨等戰爭遺物歸還中國。經過艱辛複雜的談判,盟軍總部最終同意依照中國意願撤除展覽、歸還鐵錨。盟軍總部與中國駐日代表在東京芝浦東海碼頭舉行移交儀式,並由中國緝私船運回上海。現在該鐵錨靜靜地安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園內,訴說著在日本公園展示了30年的國恥。

  然而,直到現在仍有大量甲午戰爭遺物流落日本,有的展示在戰爭博物館,有的被民間收藏,有的流落荒野。日本發行的“日清戰爭40周年紀念封”上,就印上了丁汝昌像、中國海軍旗、“定遠”的舵輪、“靖遠”的船鐘、“操江”的艦長印章等,侵略罪證被當做戰利品炫耀。一方郵封,凝聚著北洋海軍的血與淚。

  2010年10月版的《中國國家地理》和2014年《法制晚報》組織編寫的《甲午遺證》詳細記載了流落在日本各地的甲午遺物。“定遠”的舵輪現存於日本長崎的格拉巴公園,舵輪平置、上覆玻璃,改為咖啡桌,曾專供海員聚會使用。“鎮遠”艦的船鐘有兩個,一個懸掛在神奈川的小田原高中的鐘亭鐵架裡;另一個留存在四國香川縣的栗島商船學校。在日本福岡的太宰府,“定遠”艦殘骸被肢解後建成別墅,任人展覽;太宰府的光明禪寺,廳堂擺著劉步蟾艦長的辦公桌,上面放著一個募款的功德箱。在岡山縣福田海神社裡,立著一枚刻有“西京丸遺品”的260毫米炮彈,系清軍“平遠”號打入日本“西京丸”船艙卻未爆炸的炮彈。在日本神奈川的三笠艦公園,存放著從“致遠”號上拆走的機關炮;而在岡山的吉備津福田海神社,“鎮遠”另一個未能回歸的鐵錨倒臥在石台上成為神壇祭品。在東京的靖國神社,陳列著旅順口的海岸炮,寫著“戰利品,清國要塞炮”。

  值得指出的是,在大阪的真田山陸軍墓地東北角,埋葬有6名清軍官兵,上刻的“清國 劉得起”、“清國 呂文風”等字樣依稀可辨。“劉漢中”墓前,在名字旁刻有“清軍馬隊五品頂戴”字樣,經考證為祖籍遼寧的一名清軍中層軍官。看到這些令人唏噓,那麼多的甲午遺烈和遺物在異鄉沉寂了120年,國人怎能將其遺忘,何日方能回歸故里安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