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東北軍不戰而潰,致使到1932年初,東三省全部淪陷。
占有東三省大片土地後,日本的氣焰愈發囂張。為了轉移國際上對其侵占東三省的注意力,並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地帶造成威脅,強迫南京國民政府屈服,日本把戰火燒到了黃浦江邊的上海灘上。
1932年初,日本公使館駐滬武官夥同日本特務川島芳子製造了所謂“日僧事件”之後,在1月28日從閘北分三路向駐守上海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發起了攻擊。總指揮蔣光鼐和軍長蔡廷鍇領導十九路軍奮起抵抗,開始了長達三個多月的
“一二八”淞滬抗戰。
這次戰役不僅僅掀起了中國全民抗日的高潮,也成為了在滬韓國人與中國人聯結的紐帶。
此前,在華韓人與中國人的關係一度並不太友好。
1931年的5月至7月,日本在中國的東北製造了“萬寶山事件”,通過武力支持韓籍移民李升熏等人在長春萬寶山強占耕地,並在朝鮮各地大肆煽動反華、排華活動,造成旅居朝鮮的中國僑民一百多人被殺,財產損失無數。
在“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人與韓僑的關係仍沒有明顯改善,日本隨即又指使一些韓籍浪人在中國境內滋事生非,金九曾在自己的回憶錄《白凡逸志》中寫道:“就連中國的知識階層,也對我們民族抱有惡感”。
“一二八”淞滬抗戰開戰後,中國軍人的英勇無畏,讓上海各界民眾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愛國抗日烈火,其中也包括有正義心的韓僑。
“在上海的韓國青年團組織了救護隊,韓國的愛國婦女在上海街頭張貼了很多反日標語,韓國的青年志士還到中國軍隊裡從軍。”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副主任沐濤說。
上海也是韓國複國運動的領導中樞所在地。1919年4月,流亡在上海的韓國複國運動各派領袖,在上海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推選美國留學生李承晚為國務總理,安昌浩為內務總長,李東輝為軍事總長,金九當時是安昌浩領導下的警務總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