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了高中狀元 古人科舉作弊手段千奇百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8 11:55:39


   
  “槍替”分兩種,一種是“就院假手”,另一種是“全身代名”。所謂“就院假手”就是被替考生和槍手同時入場,試卷上互寫對方名字;“全身代名”是被替考生回家休息,槍手入場厮殺。如果“全身代名”者及第,後續一切活動都是讓槍手去參加,一直到派官外放時,真身才過去。鑒於科舉考試的重要性,優秀的槍手勢必會受到市場的追捧,比如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就是一名“神槍手”,經常一場替八人科考;國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的胡漢民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給人當槍手一年就賺了六千兩銀子。

  王維鈞:為了科舉作弊,古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2
 
  “夾帶”就是將考試資料私藏衣物中帶入考場,又稱懷挾,是科舉考試中最常見的舞弊手段,搜查挾帶也是科舉關防的主要任務。許多朝代科舉規定,士人應舉,除允許攜帶《韵略》之類的韵書進入考場外(那是由於各地方言不同,考詩賦時,供統一韵律之用),其他書籍和與考試有關的文字,一律不准攜帶進入考場,否則就是懷挾,一旦被搜檢到,就會被扶出場屋,遭到處分。
  
  也許是因為信息不透明公開,缺乏一個科舉作弊失敗經驗的交流論壇,儘管科舉條制對懷挾的禁令甚嚴,但仍有鋌而走險者樂衷此道,他們一般採取以下幾種常見的手段進行懷挾:藏在衣服內,塞在鞋帽裡,更有甚者則藏於體內。
  
  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寫過這樣一個故事:萬歷年間,考官搜查出某個監生將作弊材料用防水的油紙卷緊,用細線綁好藏於肛門之中。搜查的人拉著線頭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它拽出來。這個監生推脫是前面一個考生丟棄的。前面的考生辯解到,“假設是我丟棄的,怎麼就不偏不倚恰好丟進你的肛門?即便是我丟的,你又為什麼恰好把屁股撅那麼高來接呢?”可見,考生為了作弊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後來隨著檢查日趨嚴格,舞弊的考生便在衣服鞋帽內縫上夾層,把物品縫在夾層內。官府為防止挾帶,出台相關政策規定考生的衣服鞋襪統統必須用單層的,皮衣服須去除布面子,氈衣須去除布裡子。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膽大的考生索性在衣服上寫滿密密麻麻的文字。至今故宮博物院還保存著一件寫的密密麻麻四書五經的內衣,堪稱文物中的一絕。

  “冒籍”即假冒籍貫,又稱“冒籍跨考”,類似於現在的高考移民。
  
  自宋代起,固定解額制、分區取士制和分省取士制的實施,使各地區有了固定的取中名額,這也就使得教育發達的江南地區考生有了向教育落後的北方及西南邊遠地區移動的動機,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經到安徽宣城冒籍科考並及第。
  
  明清時期,冒籍現象尤甚。嘉慶十二年,通政使司副使泰和奏稱山西近些年有很多南方學子冒籍科考,很多人還都考中了。嘉慶帝則指出,冒籍科考不僅僅是山西一省,全國多地都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