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菲律賓曾要求並入中國 被一句話拒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4 17:57:52


 
  九月十三日,叭哈剌由於南北往返,舟車勞頓,水土不服等原因,在沿運河南下至山東德州時,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遺命留葬中國。朱棣聞訊後,派禮部郎中陳士啟前往祭奠,以國王禮節將叭哈剌葬於德州,賜謚號“恭定”。

  安葬叭哈剌後,西王、峒王一行辭別歸國,東王一家除長子都馬含回國繼承王位外,包括王妃葛本寧、叭都葛蘇性,次子安都祿、三子溫哈剌等在內的10人家屬全都留在德州守墓。這10名家屬,後來僅叭都葛蘇性一人在6年後歸國,其餘都留在德州。終明朝一世,他們的國籍都是蘇祿,是明朝的“客人”。

  17世紀,清朝取代明朝統治中國,此時的蘇祿蘇丹國,江河日下,其國王正是東王後裔,他們希望依靠中國,抵禦西班牙人的入侵。

  1726年(雍正四年),蘇祿蘇丹派使者來到中國向清廷“朝貢”,重建了與中國的“藩屬”關係;1731年,蘇祿蘇丹親自“來朝”,並拜謁了蘇祿東王墓;1733年,蘇丹應在德州守墓的東王後裔請求,上書雍正,希望給予這些人中國國籍,獲得批准。

  二、清朝為何拒絕蘇祿並入中國?

  1753年(乾隆十八年),蘇祿蘇丹國弱不敵強,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希望依托中國,尋求庇護,於是向清廷上《請奉納版圖表文》,請求將本國土地、丁戶納入中國版圖。

  但此時,滿清政府正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對海岸線以外並無興趣,乾隆皇帝甚至認為華僑都是“漢奸”,死不足惜,殖民者殺死華僑對中國有利。

  在這種思維定式下,乾隆皇帝顯然不會對純屬“外人”的蘇祿的請求有絲毫積極回應。蘇祿希望成為“中國固有領土”的請求因此被婉言謝絕,但雙方仍然維持所謂的“藩屬”關係。

  1851年(鹹豐元年),西班牙人占領蘇祿古都和樂,蘇祿和中國之間的航線被切斷,清朝與藩屬國蘇祿王國的交往由此中斷。這一年,正是中國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之年。此後,中國自顧不暇,所謂的“藩屬”關係,就只剩下清朝遺老所編的《清史稿》中的寥寥幾筆了。

  (來源:搜狐歷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