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工聯:香港11年增11萬窮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0 10:04:05  


  中評社香港9月20日電/ 政府將於月底訂立“貧窮線”,作為日後制定扶貧政策及釐定成效的參考。工聯會根據統計處數字推算,2012年本港共有近150萬貧窮人口,貧窮率為22.4%,比率較2001年還要高0.6個百分點,人口亦增加11萬。工聯會批評,2001年至2012年間,本地生產總值及物價分別上升54.6%及16.2%,貧窮率卻不跌反升,經濟發展未能惠及勞工及基層市民,促請當局設立“基層家庭生活津貼”,合資格家庭每月最高可獲發1,600元津貼,估計每年最多涉及36億元額外開支。 

  工聯會研究部昨日發表《扶貧研究2013》,從勞工及基層的角度出發,分析本港貧窮問題,並以“就業為本、積極扶貧”為方針向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工聯會以“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按住戶人口訂立“貧窮線”,推算去年本港共有66.6萬貧窮戶,總貧窮人口為149.97萬人,貧窮率為22.4%。 

  林淑儀:發展未惠及基層 

  工聯會會長林淑儀指出,從數據反映,雖然本港經濟發展能“做大個餅”,但在收入分配方面卻未能惠及勞工及基層市民,根本未能透過所謂“滴漏效應”扶貧解困,要求當局落實“就業優先”的經濟發展策略:經濟發展必須帶動社會發展,令基層勞工在經濟發展時能分享成果,而非遭受淘汰;同時應將最低工資水平由現時的“至少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適時回應通脹對基層生活造成的負擔。 

  倡設就業援助退保基金 

  她又建議當局按“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訂立貧窮線,作為扶貧政策的參考指標,又建議改善現時綜援制度,例如將有“工作能力的健全人士”抽離綜援制度,設立獨立的“就業援助計劃”,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支援;抽撥500億元成立“退休保障基金”,並將每年財政盈餘的5%投入基金,以便未來推行退休保障方案。 

  至於設立“基層家庭生活津貼”方面,申請者則以家庭住戶為單位,住戶中必須最少有1人為在香港受僱的僱員或自僱人士;每月入息限額以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釐定,資產限額以入息限額的24倍釐定;合資格家庭每月可取得按工時劃分的津貼,最高為1,600元(家中至少1人每月工作達160小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