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侵華日軍“黃金百合”計劃再曝 國寶或埋釜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2 10:56:34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黃金百合”計劃、二戰時日軍設在韓國的地下魚雷廠、450噸中國黃金、2.7米高的翡翠佛像、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把這些串起來的是一本書《實說黃金百合計劃——埋藏在韓國釜山門峴洞的中國巨額財寶》,在韓國作家鄭忠濟眼中,這些是他堅信並為之探求了20餘年的歷史真相。但找到真相常常比挖到被埋藏的寶藏還要難。面對韓國國內的一些質疑,甚至自己因此鋃鐺入獄,鄭忠濟依舊希望找到真相,找到屬於中國的黃金和財寶,然後把它們還給中國。

  中國財寶被傳埋在韓國門峴洞

  據《環球時報》文章,要了解這一切,時間要轉回到2002年3月的一天,韓國作家鄭忠濟說,他的團隊在釜山市南區門峴洞一處偏僻的山坡下正在進行挖掘,他們急切期待著一個結果。“門峴洞地下存在一個日本殖民時期修建的大型魚雷廠。”當時這些人都對此深信不疑。他們認為,地下兵工廠裡藏有日軍二戰投降前掠自中國的大量黃金及國寶級文物。

  “探寶”領頭人鄭忠濟原來是一名教師,後轉行為作家,寫過一系列紀實文學作品。1992年,他偶然得知“門峴洞”的秘密,便與最早的探寶人樸某一起合作挖掘。後來兩人意見不一,分道揚鑣。2002年3月,鄭忠濟及合夥人動用大型挖掘機,在門峴洞建材商地皮上挖掘出直徑60厘米、深16米的地洞,連通一條高3米、寬2.5米的通道。鄭忠濟稱,由於有地下水,他們用水中攝像機通過垂直洞,發現寫有“伊藤忠”漢字的麻袋,密密麻麻地堆積了5層。鄭認為,這條就是通往地下兵工廠的通道,麻袋裡放著日軍掠奪來的黃金。2002年,韓國媒體對此事有報道,但未形成熱點。

  發現日軍的坑道後,鄭忠濟表示,因與幾位合夥人就黃金處置問題產生意見分歧,他一度無法進入挖掘現場。但韓國媒體援引其合夥人的話說,當時挖到的坑道是最早的探寶人樸某挖掘的,坑道裡也沒有印著漢字的麻袋,只有印有朝鮮文的工業編織袋,裡面都是碎石。鄭忠濟在之後的數年裡不斷調查此事,認為其合夥人已“盜掘”了地下兵工廠的財寶,同時通過媒體呼籲調查真相。但由於其合夥人起訴,鄭在2005年9月被釜山地方檢察廳東部支廳逮捕,並以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另以綁架罪加刑8個月。鄭忠濟的上訴也被駁回。韓國媒體介紹,當時的判決結果認定鄭忠濟將別人挖到的說成是自己的,並以此詐騙募集資金。

  2009年鄭忠濟出獄後,將自己的遭遇和聽到的消息寫成《實說黃金百合計劃——埋藏在韓國釜山門峴洞的中國巨額財寶》一書,並於2010年出版發行。據他本人介紹該書銷售了2000册,被分類為“小說”。在韓國最大門戶網站Naver查詢,該書仍在售。一名韓國讀者在網上留言稱,這本書十分有趣而真實,他特別想去探索那個地下兵工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