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荷蘭藝術家為北京造霧霾吸塵器政府稱不知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2 09:09:08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電/“近日,荷蘭藝術家丹.羅斯格德和他的團隊為北京量身定做的“霧霾吸塵器”經媒體報道後走紅。有消息稱他已經與北京市相關部門簽署協定,這一設施明年將亮相北京某公園。羅斯格德還表示,他計劃把空氣中的污染顆粒壓縮成一枚戒指,讓人們意識到環保與藝術的關係。這項奇思妙想真的得到了北京市相關部門的認可嗎?北京青年報多方詢問,各相關部門均表示對此毫不知情。”

  《北京青年報》報道,如果能有一個“吸塵器”吸走霧霾中的顆粒,籠罩在北京上空的霧霾難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羅斯格德最近發布的這一點子很快就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據北青報記者搜索發現,英國《每日郵報》、《衛報》以及《時代》雜誌等權威媒體均對這一荷蘭藝術家的項目進行了報道。其中,《每日郵報》的一篇報道稱,“這一項目已經獲得了北京市的認可,可能在數月後亮相中國首都”。

  隨後,中國媒體也紛紛對這一裝置和其原理進行解讀。羅斯格德的項目原理很簡單,將銅線圈埋在地下,在其上空形成靜電場,吸附空氣中的霧霾微粒。也就是說,通過這一裝置將霧霾顆粒集中到地面上,這樣一來,空氣就變得乾淨了。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羅斯格德喜歡用“頭髮與氣球”的現象來解釋霧霾吸塵器的工作原理。“這個原理就同帶電的氣球能夠將人的頭髮吸附飄起來一樣,”羅斯格德表示,“污染顆粒被從空氣中吸下來,人們可以在地上將其打掃乾淨,如同一個‘電子真空吸塵器’一樣。”“這項技術能夠形成50-60米高的‘無霧洞’,從這個洞裡,就能重新看到太陽。”羅斯格德說。

  在北京酒店房間產生靈感

  讓霧霾顆粒化作戒指

  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羅斯格德的助手、工作室戰略發展負責人麗莎.布魯梅爾女士說,羅斯格德是在北京的一家酒店裡產生這個想法的。在那個酒店,可以通過窗戶看到中央電視台的大樓。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的樓體讓羅斯格德有了要揭開這層惱人的“面紗”的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