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入殮師:新興職業為中國就業注入活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2 16:52:23  


兩名入殮師正在工作。環球網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早晨8點,盧世海摘下口罩和手套,脫掉白大褂,走出八寶山遺體整容室。這個夜班並不輕鬆,他給一名外籍艾滋病患者做了遺體防腐處理,又為當晚運回國的海外務工者完成遺體整容。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6月從北京一所高等職業學校的現代殯儀與管理專業畢業,盧世海來到八寶山殯儀館工作。

  這位26歲的年輕人對殯儀館並不陌生,他的爺爺和父親都從事這個工作。不過,他找的第一份工作卻是當時看來更為時髦的軟件編程。

  “我在廣西找了編程的工作,但是每天加班,特別辛苦。後來聽說學校有了殯儀專業,就決定做回家傳的工作,感覺比較輕鬆,更有保障。”他說。

  與遺體打交道的入殮師曾經是令人談之色變的冷門工作,鮮有人樂意從事這個職業。現在,這個古老行當迎來了越來越多科班出身的年輕人。

  盧世海班上80餘位同學,女生佔到一半還多。其中一位女同學張仙琪畢業後到江蘇無錫殯儀館工作做遺體整容師。

  “上學完全是出於好奇,後來越學越有感覺。”張仙琪說。因為技術出色,她在當地已小有名氣。

  去年,八寶山殯儀館成立了“青清女子整容室”,由3位畢業於殯儀專業的年輕女性遺體整容師組成,專門負責女性逝者的清洗、防腐、換衣等工作,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中國的殯葬服務業自古就有,俗稱“杠房”,但是現代化的職業培訓卻是近幾年才出現。目前,中國只有4所高等職業學校有殯葬專業,盧世海畢業的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2007年起開設這個專業。

  系主任孫樹仁告訴新華社記者,起初招生並不順利,第一年只招了23人,大多是從別的專業動員過來的。不過,報考人數逐年上升,2012年招收了130位學生,今年預計能達到150人。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僅要體面地活,也希望體面地死。”孫樹仁說。

  他認為,中國社會對生命愈加尊重,對殯葬服務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人們對入殮師這個職業也會更為尊重,因此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考慮以此為職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