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伊戰爭雙方都用中國武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7 18:08:27


現身兩伊戰爭中的“蠶”式導彈。
   
  對於交戰雙方中國比較公平,基本上一碗水端平。伊拉克有的,伊朗也都有。不過每種武器的數量就不同了,畢竟各自的需求和財力不同。伊朗方面購買了不少63式裝甲車和63式107MM火箭炮;伊拉克方面不僅購買了中國的坦克和飛機,也購買了火炮、衝鋒槍等武器。被稱為中國AK的56式衝鋒槍,由於性能可靠、價格便宜而受到雙方歡迎。
  
  兩伊戰爭打了八年,中國也賣了八年的軍火給這兩個互相厮殺的“難兄難弟”。當時,中國生產武器和彈藥的企業都發了大財。617廠廠史記載,80年代短短幾年間,617廠靠出口外貿坦克就創匯10多億美元。在當時看,這可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從現在的資料文章看,80年代,中國出口的武器十有八九是要賣給伊朗和伊拉克的。當時各個工廠紛紛通過各種渠道進口蘇聯的武器,然後仿制出來,等著兩伊來訂貨。
  
  80年代是中國武器出口的黃金時代,海灣戰爭結束後,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統計,中國的武器出口額連年下降,最近幾年連印度、韓國等都超越了中國的武器出口量,而中國成為了武器淨進口國。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還是中國武器在戰爭中的表現。海灣戰爭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武器出口國,各國都想購買美國的武器,就是因為美國武器在戰場上的表現。而中國以及蘇式的武器出口受挫,不單單是國際政治氣候變化,還與大量裝備中國和俄國武器的伊拉克軍隊慘敗有很大的關係。

  (來源:《文史參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