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資料顯示,目前香港的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尚未完善,香港都市固體廢物52%為堆填處理,香港的每日人均家居廢物產生量為1.36公斤,顯著高於亞洲城市東京的0.77公斤,漢城的0.95公斤及台北的1公斤。
今年3月28日,香港擬擴建三個垃圾堆填區和興建石鼓洲焚化爐,在立法會成功闖過第一關,4月提交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再作討論,但無果而終。7月,立法會議財務委員會本個會期的會議結束,“三堆一爐”垃圾處理方案等撥款申請被要留待10月複會後、即下一個立法年度再處理。
香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曾表示,儘管香港早於2000年已籌備興建現代焚化設施以處理生活垃圾,經歷十多年的選址、城規、環評、咨詢程序,加上司法覆核及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等過程,即使今年獲得撥款,最快也只可於2022年落成,換言之,整個項目耗時二十多載。其容量每天3000噸,相等於回收後本港總體末端生活垃圾量約三分一。
香港環境局估計,至2017年,每日仍有約7000至8000噸生活垃圾需堆填,另外建築廢材等亦需處理,近年建築廢料回收率逾9成,但餘下每天約3000多噸建築廢料仍占用部分堆填空間,補充堆填容量委實刻不容緩。
他又表示,不少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均支持“三堆一爐”方案,認為將四個設施,放在香港的東、南、西、北四方,體現社會的共同承擔。港府會繼續加強與議員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持。
黃錦星強調,港府有完整的廢物管理藍圖,從源頭減廢、減少廚餘、支持回收和發展基建等多管齊下,期望市民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