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面對重大人道主義危機時,媒體“知情不報”,是一種專業素養,更是一種道德心態。
當地時間15日上午,獲得澳大利亞難民身份的伊朗人曼·哈龍·莫尼斯闖入悉尼市中心一家咖啡館,劫持店員和顧客。直至16日凌晨,快速反應部隊強攻咖啡館,與劫匪發生槍戰,造成人質一死三傷,莫尼斯被擊斃。
當地警方和法院對50歲的莫尼斯並不陌生,7年來,他涉案十多宗,眼下仍有兩樁重罪待審。從現有信息看,劫持事件與“伊斯蘭國”的關聯並不明顯,所謂“政治動機”也不明確,倒是有些尋私仇、洩私憤的味道。
不管事件性質如何,過去的一天,劫持事件猶如慢刀子割肉,長時間牽動各方神經。更折磨人的是,在劫持發生後直至官方公布劫匪身份的16小時僵持階段,綁匪身份、動機、人質數目等關鍵情況一直“隱藏”,當地媒體似乎集體失去功能,僅僅是把諸多懸疑拋給公眾。
澳大利亞媒體果真如此不堪一用嗎?
事實是,當天上午,莫尼斯迫使多名人質使用各自的手機給電視第九頻道、第十頻道、2GB電台等多家媒體打了數十個電話,通話內容涉及他個人的具體訴求。媒體和警方及時通氣,通過信息比對和案底分析,在第一時間就確認了綁匪身份。
但是,主流澳媒集體屏蔽了這些重要信息的發布,因為警方在第一時間請求媒體積極配合,不公開敏感信息,不做綁匪的傳聲筒。這種合作,使調查人員和手中掌握有重要信息的媒體共築起一道信息屏蔽墻,在事態不明朗情況下排除一切不利於談判的雜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