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慰不幸者親屬,莫向傷口撒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5 10:24:03


 
  我們或許不應為此遷怒於外媒,這是它們自己的規則,對應了它們自己的利益。但我們對此需能清楚辨別,堅決不簡單模仿外媒,守護好自己的原則。

  這起沉船事件有可能成為中國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江難,它極其令人悲傷,也必將導致從救援到善後的大量困難。另一方面救援現場的工作又傾注了全國上下的關切和責任感,而且不僅是盡了力的,在技術上也是有效的。這兩個事實相互交織,對我們做著複雜的衝刷,令我們在情感上無處逃遁。

  與“7·23”動車事故比起來,今天的中國社會面對災難畢竟多了一份成熟。官方提供信息的速度更快了,回應公眾的關切更主動了,公眾對救援及善後的難度也有了更多理解。有少數人認為這樣的成熟是一種“倒退”,但大多數中國人歡迎這樣的進步,並希望官民在危機面前的互動能夠繼續成熟、進步。

  中國如果能夠不出這樣的特大災難該多好,我們的這一願望和努力在與現實做不屈的博鬥,中國人不會滿足於有所進展,我們不斷以更高的要求自我鞭策。我們痛苦,反思,發狠,有時內部爭吵,但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更安全的現代化,要讓每一個人更幸福,也更平安。

  長江湖北監利段這幾天匯集了中國人的擔心、祈望和萬千感慨。在監利現場呼喚親人名字的人,他們決不孤獨。中國社會之大,一個突出的痛苦意味著13億人的共同分擔,希望這是一份能夠帶來些許慰藉的溫暖。

  (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