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火箭軍之名由來:1956年元旦錢學森提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3 13:32:13


錢學森與毛澤東
 
  12月26日,病中的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在北京醫院的病房中會見了錢學森。彭德懷也是最為關心火箭武器的軍隊領導人之一,他和陳賡都是打過朝鮮戰爭的,對中美在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上的巨大差異,有著痛切的親身感受,故而對發展尖端武器格外上心,對錢學森這樣的人才也格外關心。錢學森回答了彭德懷關心的導彈研製的一些關鍵問題,這讓彭德懷看到了中國導彈事業的希望。彭德懷還指示陳賡,要請錢學森給軍隊高級幹部講課,讓軍隊高層指揮員知道導彈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定要用導彈武裝起來。這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彭德懷對發展導彈事業的良苦用心。正是有了彭德懷的這個指示,才有接下來錢學森在給高級將領講課中呼籲成立“火箭軍”之事。

  “火箭軍”之名由何而來?

  對於新中國來說,1956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既是新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又是中共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向科學進軍”的一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技術革命、文化革命,沒有知識分子是不行的,中國應當有大批知識分子。他號召全黨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結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而奮鬥。

  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給軍隊高級將領講課,意義特殊而重大。

  “火箭軍”之名由來:1956年元旦由錢學森提出

  錢學森與毛澤東

  據當事人總參作戰部空軍處參謀、後來的二炮司令員李旭閣回憶,錢學森的講課安排在1956年元旦下午三點。賀龍、陳毅、葉劍英、聶榮臻元帥也特意趕去聽課,錢學森授課規格之高以及所受重視程度,由此可知。據記載,錢學森在講課時,在黑板上寫下“火箭軍”三個字。他說,這“火箭軍”,也就是導彈部隊,是一支不同於現有的陸、海、空三軍的新型部隊,是一支能夠遠距離、高準確度命中目標的部隊,是現代化戰爭中極其重要的後起之秀。興之所至,錢學森大聲疾呼:“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製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議中央軍委,成立一個新的軍種,名字可以叫‘火軍’,就是裝備火箭的部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