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擬建三峽大壩第二船閘 或投資4百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2 16:04:28


 
  楊傳堂在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時說,2003年三峽船閘通航以來,交通運輸部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挖掘三峽船閘通過能力,努力緩解三峽樞紐航運通過能力不足的 問題:一是優化船閘運行調度流程,使船閘雙線日均閘次數從初期的23.5閘次提高到31閘次;二是加快推進長江過閘船型的標準化、大型化,過閘船舶平均噸 位由初期的1040噸提高到4036噸,平均每閘次過閘運量從3940噸提高到10000多噸;三是適應船舶大型化趨勢,將過閘船舶的吃水控制標準由原 3.3米提高到4.3米,目前3000噸級以上的船舶所占比例已經超過60%;四是提高監管水平,利用信息化技術實行遠程申報,減少了船舶待閘時間,緩解 了待閘壓力,船閘通航天數也由原設計的335天提高到350多天;五是合理安排船閘檢修時間,避開航運高峰,提高快速檢修能力,縮短船閘檢修時間,將因檢 修對通航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目前三峽船閘通過量已連續5年超過億噸。

  他表示,目前,除閘次指標未達到設計指標外,船閘其他各項運行指標 均已超過設計水平,船舶待閘成為常態,通過優化船閘調度運行繼續挖潛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根據有關研究成果,三峽船閘通航以來,通過量年均遞增約12%, 未來20年三峽過壩運輸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快速增長的過閘需求與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將進一步凸顯。

  楊傳堂透露,目前 按照國務院要求,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三峽辦和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開展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前期工作。未來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成後,將大幅提高三峽樞紐 的航運通過能力,顯著拓展長江上游航運的發展空間,為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運輸保障。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交通運輸部 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唐冠軍也表示,三峽新通道建設是解決治本的問題,而應急翻壩只是治標。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和協調,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三峽辦組織開展大量 的前期工作,正式啟動了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經提出了預可行性研究的初步成果,並且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進展。據他透露,三峽大壩左岸 新建第二船閘,長度約10多公里,成本預估400多億元,建設周期十年左右,建成後的第二船閘將比現在的更為優化一些。

  在他看來,翻壩物流園也會發揮作用。他建議,翻壩物流園的建設規模要適度,不要造成巨大浪費。事實上,由於建設新通道尚有周期,而長江航運正在快速增長,湖北方面投資建設的翻壩物流園在一定時期內可以為緩解通過能力不足發揮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