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銀行業過勞“瘋”氣蔓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3 14:52:41


  中評社香港3月23日電/荷里活電影《華爾街狼人》講述美國金融才俊冒升及沉淪的故事,在現實世界裡,金融界尤其銀行業工作之辛勞並非人人能負荷。近期調查發現,雖然部分美國大行已指示員工周末不用上班,但不少人為與同事競爭,仍會悄悄加班。銀行高層即使離開銀行業,也會將這種職場風氣帶到新公司,令其他工種也如銀行工作般辛苦。 

  據文匯網報導,曾任職高盛集團、目前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的米歇爾,過去12年調查銀行職員的工作情況後,在《社會學季刊》發表報告。她指出,銀行職員跳槽後,將他們為工作廢寢忘餐的做法,帶到新工作環境,無形中令下屬過勞工作。 

  她舉例指,一名前銀行高層轉任小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主管後,該公司職員的工時隨即增加,儘管他並沒刻意要求,但長時間工作已不自覺成為其習慣。 

  周末放假仍加班 難平衡生活 

  去年夏天,倫敦美銀美林實習生埃哈特疑過勞猝死,為業界響起警號。事後高盛、瑞信、花旗、美國銀行等已通知員工,如非必要不應周末上班。然而米歇爾認為相關措施難收效,因為銀行只是不鼓勵加班,而非明例禁止,上司亦能以不同理由要求下屬加班。 

  米歇爾認為,拚命工作已成為銀行職員生活一部分,要享受“生活與工作平衡”幾乎不可能。她提到有銀行職員表示,每天留在辦公室直至晚上11時後,根本無法享受生活,遂舉家遷往亞利桑那州,過較舒適的生活。 

  創業轉行自動延長工時 

  前貝爾斯登銀行高層瑟拉特離職後,成立了一家治療行為健康問題的機構。他表示任職銀行期間,“難以理解為何其他人會每周工作少於80小時”。他現時有不少客人都是前銀行業人士,他們即使自行創業,工作時間同樣長。 

  米歇爾稱,學生考慮投身銀行業時,不應只顧及薪酬前景如何吸引,同時需想到可能因工作過勞而出現心理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