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國家隊”戰略之下的游泳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5 10:42:23  


 
  中國游泳隊實力的大幅度提升,成了本届奧運會游泳賽場的一大焦點話題,儘管像羅切特、索尼等歐美知名游泳選手對中國運動員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可和欽佩,但國外一些媒體卻不依不饒地展開了質疑攻勢。實際上,如果對中國游泳隊過去幾年的革新措施有所瞭解,就能發現中國游泳今日的成功,絕非“天上掉下了餡餅”。

  年輕人才大批涌現早有先兆

  2007年墨爾本世錦賽的慘敗對中國游泳隊是個重大打擊,但也正是因為這次慘痛失利,“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被加快實施。在1年後的北京奧運會上,劉子歌奪金和張琳奪銀,都與他們在澳大利亞特訓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但“請進來、走出去”只是推動中國游泳走上復興之路的助力。

  本次倫敦奧運會,在獲得前八名的中國游泳選手中,除了老將龐佳穎和陳寅的年齡超過25歲外,其餘選手的年齡全都在23歲以下,其中絕大多數為199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甚至不乏1995年以後出生的“希望之星”,如14歲的丘鈺涵、15歲的王海冰、16歲的葉詩文、傅園慧和17歲的郝運等。

  其實,早在2010年,中國代表團派隊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首届青年奧運會時,中國隊在游泳項目上就獲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依照青奧會的參賽要求,所有參賽選手均在14歲至18歲之間,在這個年齡段上,中國游泳隊獲得的青奧會金牌數超過了美國隊,居各隊之首。在倫敦奧運會上首次為中國隊奪得女子100米自由泳獎牌的唐奕,正是2010年青奧會游泳賽場的頭號明星,她當時一人獨得6枚金牌。中國游泳隊在青奧會上獲得的優異成績,馬上就引起了美國、澳大利亞等游泳傳統強隊的注意,中國游泳隊在18歲以下後備人才的儲備上,令這些游泳強國羡慕和警惕。當時,澳大利亞隊教練帕特•懷特就向記者預言,中國游泳隊在兩年後的倫敦奧運會上必定有所作為。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大國家隊”戰略逐步從構想變為現實。一些選拔隊員的傳統標準,已不能作為入選國家隊的條件,而資質好、潛力大的年輕隊員,會因為“大國家隊”戰略而被吸納進中國游泳隊。在國家隊,這些年輕隊員有了遠遠優于地方隊的訓練、科研和後勤保障條件。中國游泳隊從2007年以後開始實施的,幫助張琳、孫楊、焦劉洋和劉子歌等選手加速提高競技水平的海外訓練計劃,也向年輕選手敞開了大門。

  此次在倫敦奧運賽場勇奪兩金的小將葉詩文,正是得益于“大國家隊”戰略,在2010年5月被選拔進中國游泳隊的。

  “大國家隊”戰略為年輕隊員提供了國家級的訓練條件,倫敦奧運會上,中國游泳小將的優異表現正是“大國家隊”戰略全面實施兩年多來結出的完美果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