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征戰奧運 中國六大強項獻七成金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1 11:40:55  


 
  舉重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副其實的金牌大戶,自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舉重成為正式項目之後,中國舉重隊每屆奧運會奪取的金牌都不少於5枚,堪稱表現穩定的隊伍。北京奧運會上更是有8金入賬,達到高峰。

  在倫敦奧運賽場,中國舉重隊發揮有所失誤,但仍有5金入賬。同時,6個登上舉重金牌榜的國家全部來自亞洲和東歐,獎牌榜上的18個國家和地區,亞洲和東歐之外只有3個,舉重項目的開展存在著嚴重不均衡,專業化訓練是直接原因。其他地區的選手並非不參與舉重運動,相反,來自英國、美國的選手還表示,他們很喜歡這個古老的項目,只是業餘訓練的水平實在難以與專業選手抗衡。

  跳水項目本是歐美選手的領地,中國跳水進步很快,每屆奧運會都有金牌入賬。除了國家的投入、舉國體制的充分保障和教練員、運動員的刻苦敬業等獲取成功的普遍要素外,對運動項目規律的不斷探索和對技術的不懈鑽研,是更直接的原因。根據中國人體型特點,中國跳水隊發明了壓水花技術,很長時間裡是個獨門秘籍、制勝法寶。為了保證運動員在空中做動作時不發生方向偏差,中國隊在訓練中發明了看目標的技術,高水平選手可以在快速翻騰中分清一枚硬幣的正反面,還發明了水上訓練用的保護帶,大大減少運動員受傷幾率。更可貴的是中國隊居安思危、創新求變,不斷突破和超越自己。

  倫敦奧運會,中國跳水男子三米板輸在了難度不足。警鐘敲響,如何平衡難度與穩定的關係,值得認真反思。難度與穩定是一對矛盾,動作越難,就越不容易穩。曾經的難度動作一旦被更多人掌握,就成了普通動作。攻克新的難度,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身體能力以及訓練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後的賽場上,誰能找到難度與穩定的最佳結合點,誰才能脫穎而出。

  除乒羽外,後備力量不足是今後一段時期其他強項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優異的奧運成績和龐大的明星陣容不能強力推動項目普及,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與乒羽相比,舉重和跳水相似,雖為金牌之師,卻面臨著後備力量不足的嚴峻局面。體操、射擊情況略好,但也不算樂觀。

  舉重與跳水走的是精英培養戰略,無需厚實的大眾基礎。中國目前有100多個訓練基地,分布在各省區市體校和專業隊,每支隊伍有幾十人,全國最多也就幾千人,與10年前相比,這一數據是明顯下滑的。只不過在奧運成績輝煌的當下,後備人才危機尚未顯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