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奧運後的思考:普及與提高當相輔相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3 10:06:59  


倫敦奧運會上,上海姑娘徐莉佳榮獲帆船激光鐳迪爾級女子單人艇冠軍。
 
  可見,人為割裂和阻斷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聯繫,短期內或可受益,長遠來看並不可取。中國體育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在實踐中落實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

建立普及與提高轉化機制

  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是體育事業中兩個不同的子系統,擁有不同的運行規律。具體而言,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參與人群的動機目標、年齡體質、參與方式與時間、場地設施條件、組織形式、資金來源、運作與管理體制和機制、供給方式等都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性決定了二者並不是直接的線性關係,也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關係。

  那麼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如何才能在實踐的土壤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呢?

  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雖然都是開放性的系統,但它們的關聯與融合併非渾然天成。真正實現二者的有效銜接與良性互動,需要通過相關的制度設計予以加強和保障。

  在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之間構建一條順暢的人才流通渠道,無疑是一舉多得的可行之路。

  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選拔機制和充滿吸引力的培養體制,群眾體育才能源源不斷地向競技體育輸送優秀的後備人才。

  競技體育在發展過程中培育了包括運動員、教練員、科研和管理人員在內的高水平的體育隊伍。這支隊伍不僅要服務競技體育,也應成為推動群眾體育的骨幹力量,否則便是很大的資源浪費。

  當前,已經有為數眾多的倫敦奧運會冠軍出現在全民健身活動中。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讓更多的競技體育人才更頻繁地出現在健身大軍中,對全民健身的引導與感召顯而易見,同時對樹立競技體育人才的良好社會形象也大有裨益。但要真正讓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互融合,僅有偶爾的“客串”還不夠,還需在專業運動員退役轉型環節與服務群眾體育實現無縫對接。而如何讓群眾體育湧現的人才更順暢地進入競技體育通道,體育系統在打破壁壘、慧眼識才、制度保障等方面還要做很多工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