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美媒再現雙重標準 批評普京反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3 00:45:17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記者 楊犇堯編譯報道)用“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俗語形容美國再適合不過。美國政府為保障本國安全,打破普世價值的約束,對世界多國民眾進行監聽;為抓到基地成員,錯殺、誤殺數不清的平民。然而,當其他國家面臨恐怖威脅時,美國的標準就變得不一樣了。

  近日,《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針對俄羅斯國內局勢發表社論,社論認為,俄羅斯出現恐怖襲擊是普京濫權的結果,普京不應該就此肆意全國性的抓人。文章編譯如下:

  7年前,當國際奧委會將2014年冬奧會承辦權授予俄羅斯西南邊疆城市索契時,大家還期待克里姆林宮會逐步走向自由主義並推動改革。當時,普京用他的個人魅力向國際奧委會示好,後者也欣然地接受了,還記得當時索契奧組委主席德米特里•切爾內申克(Dmitry Chernyshenko)是這麼說的:“冬奧會將幫助俄羅斯轉型成為一個新的,年輕的民主國家”。

  而直到近一段時間以來,俄羅斯才出現“驚人的轉變”,普京首先在聖誕來臨之際展現了他的仁慈,先後特赦了30名綠色和平的積極分子,朋克樂隊“暴動小貓”的兩名成員以及俄羅斯異見界的大鱷——霍多爾科夫斯基。去年,普京更是幫助敘利亞同國際社會達成協議,確保銷毀該國化學武器。

  但如果你認為一屆冬奧會就會讓普京的口味變得清淡,那就大錯特錯了。普京並不會停止對國內外異見分子的打壓,他願意釋放上述那些異見人士,僅僅是出於捉捕他們時,憑藉的都是些莫須有的罪狀,這些所有人都看在眼裡。另一方面,普京願意同敘利亞合作,是因為巴薩爾和他本人都屬同類人,無一不是冷酷的獨裁者。

  這樣看來,普京現在對伏爾加格勒自殺式襲擊的強硬回應就變得合乎情理,也可以被人理解了,這位俄羅斯強人用了“完整地毀滅(Complete Annihilation)”來形容他對恐怖主義的態度,也就是說他不會吝嗇任何形式的處罰,對待恐怖分子,據路透社報道,普京已下令批捕了87人,被逮捕的很多人其實與爆炸事件一點關聯都沒有,也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們具有潛在的危險。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