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雪上項目孤獨先行者的夢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3 15:14:56


2月11日,中國選手張義威在索契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U型池比賽中。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前往索契冬奧會山地場館區的勞拉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中心是一趟頗費周折的行程。記者從索契冬奧會海濱場館區出發,需要倒三趟媒體班車,再加上乘坐纜車的時間,單程耗時近兩個小時。要是普通觀眾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更費事了。

  但前天晚上,當記者走進勞拉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中心時,卻吃了一驚。只見能夠容納9600人的觀眾席坐得滿滿當當,還有很多觀眾圍在賽場邊的空地上觀看比賽。賽場裡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空中回蕩著現場主持人的激情解說和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呐喊。正在進行的女子冬季兩項7.5公里追逐賽,吸引了1萬多名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觀眾。冬季兩項這樣一個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毫無概念的冬奧會比賽項目,在歐洲卻是如此受人追捧。

  當晚,有4名中國選手參加了女子冬季兩項7.5公里追逐賽,她們見慣了歐洲觀眾的熱情,也適應了這個項目在中國的冷遇。

  中國選手張岩獲得第49名,這是中國4名參賽隊員當晚的最好成績。實力差距懸殊,並不影響中國選手奪取奧運獎牌的欲望。

  “當你站在賽場上,即便不是運動員,你都會有心潮澎湃的感覺,很激動。”作為一名參加過上屆冬奧會的中國女子冬季兩項選手,宋朝卿是隊中的元老,她參加過的國內外比賽也最多。索契冬奧會冬季兩項比賽現場的火爆,對於她來說已經習以為常,“冬季兩項和越野滑雪是在歐洲影響最大的冬季運動項目之一,冬季兩項比越野滑雪的影響可能還大,是所有滑雪項目的‘老大’。”

  第一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選手唐佳琳說,索契的觀眾還不算是最熱情的,“我曾經在德國奧森諾夫參加過一次世界杯分站賽,當時,周長2.5公里的賽場周圍全都是觀眾,那是我見過的最壯觀的比賽現場。”對於在14歲之前完全不知道何為冬季兩項的唐佳琳來說,那個場景給她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

  “歐洲有那麼多人關注這個項目,作為運動員,我們確實很羨慕歐洲選手。”宋朝卿和隊友渴望在中國得到的關注和重視能更多一些,“如果能像夏季項目那樣受關注、受重視,我們的發展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冬季運動裡,雪上項目的比重遠大於冰上項目,這從冬奧會的設項(雪上項目占2/3,冰上項目占1/3)就能看出。在國際上處於冬季運動領先地位的美國、德國、加拿大、挪威、奧地利和俄羅斯等強隊,都是雪上運動大國。但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中國的冬季運動整體實力只能是世界二流水準,且又以冰上項目占絕對主體,從1992年第16屆冬奧會首奪獎牌以來,中國隊共獲得45枚獎牌,其中僅有5枚來自雪上項目。

  國家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趙英剛曾向記者解釋中國雪上項目發展滯後的主要原因:起步晚、基礎差、場地條件有限和投入大等,此外,也與中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戰略“先夏後冬”和“先冰後雪”有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