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速滑冬奧首金背後的故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9 06:49:03


 
  “我發言只講了3分鐘,他看了我一眼,下午他去找我,我們一直聊到晚上,越聊越有共識,”陳月亮說。

  馮慶波多年的實踐摸索在陳月亮這裡得到了理論支撐,而陳月亮的科研理論則有了重要案例的佐證,兩人一見如故。在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的支持下,陳月亮成為馮慶波的科研教練,馮慶波十幾年來“一個人戰鬥”的時代終於落幕。

成就“黑馬”的“馮•考斯曲線”

  2012年4月底的速度滑冰冬奧備戰會議之後,馮慶波和陳月亮開始合下一盤“大棋”,第一步就一反常規走在了“天元”。

  中國速度滑冰項目多年來一直在一個怪圈中徘徊:自葉喬波時代開始,一直到薛瑞紅、王曼麗和王北星。這些名將都具備了世界頂級選手的實力,在奧運會前一年甚至在非奧運的3年過程中,獲得過許多項世界杯、世錦賽的冠軍,有的還是“大滿貫”。然而,一到奧運年度,金牌總是與她們無緣。馮慶波和陳月亮認為,這與國內運動員以年度周期為核心的訓練理念和備戰安排有關。

  “這麼多年一整兵敗,一整兵敗。原因都是前一年好,奧運年不行。這次我偏讓她(前一年)不好,反著走一遍,”馮慶波說。這樣的安排也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的肯定。

  為了吸取以往奧運會失敗的重要教訓,馮慶波和陳月亮共同制訂了以兩年為整體的大周期備戰策略:非奧運賽季打基礎,奧運賽季出成績,與之相應的是周期與板塊相結合的訓練過程控制。簡而言之,他們希望通過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調整和控制讓運動員在索契奧運會期間達到最佳狀態,而2012-2013賽季注定是一個成績平平的調整賽季。

  這樣的策略說來並不複雜,國外優秀運動員、教練員也經常採用,但在國內的競技體育大環境下卻需承擔相當大的風險。一年的“蟄伏”意味著來自各方的壓力和懷疑,而這所有的一切需要教練組——更多的時候是馮慶波一人——承擔。

  倔強的馮慶波自有他堅持的理由。在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上,挪威選手考斯一人獨得3金。而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成績平平,在世界比賽連前三名都很少進。考斯的教練曾來華講課,他的曲線理論給當時還是運動員的馮慶波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成為教練員之後,馮慶波對於訓練曲線的理解越來越深,而多年的實踐也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

  打擊仍如期而至。

  在2012-2013賽季,包括張虹、於靜在內,馮慶波組的隊員戰績平平。在世界杯積分榜上,張虹1000米名列第五,500米排名第十一;於靜500米排名第十。與之相對應的是,自2012年1月至11月中旬在馮慶波組訓練、隨後轉至外教麾下的王北星在500米項目中排名第三。

  2013年3月初,為了安慰因比賽表現欠佳而心裡難過的張虹,馮慶波給她發了幾段話,至今還存在他的手機裡。

  “到現在為止,咱們組隊員基本都是因為大周期的量強負荷的持續安排導致掩蓋著狀態和發揮,這是我們需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下個賽季爆發。反之王北星的訓練從11月中旬開始改變,訓練量明顯少,強度更少,增加了短程速度的訓練,這就是超量恢復,也就是咱們組需要在奧運會之前安排的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