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遺產突破了對奧運利用遺產的傳統認識,遺產不僅可以是比賽場館等,也可以是奧林匹克精神方面的創造。冬奧會的申辦和舉辦歷時將近10年,這個過程當中,溫哥華各個機構既創造服務於運動員、社區居民、學校學生的有形遺產,也創造了體育認識、奧林匹克精神、民族自豪感等無形資產。”孫葆麗還強調,為了讓遺產工作有序開展,溫哥華冬奧會還建立了專門的遺產機構,且強調遺產工作的連續性,確保奧運遺產持續發揮作用。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遺產規劃管理工作學習借鑒了包括溫哥華、索契、平昌、倫敦、里約等多屆冬奧會和夏奧會的經驗,更將結合現實,在工作中去規劃、創造、提煉屬於北京的亮點遺產。”劉興華表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是珍貴的範本。
“事實上,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至今,北京一直在很好地傳承奧運遺產,奧促會這樣的機構從無到有也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奧運遺產的傳承。”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辦公室副主任李井宏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相較10年前,無論是國際奧委會,還是主辦城市層面,當前對於奧運遺產的重視程度都已經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北京奧運會留下的遺產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利用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設施等硬遺產外,公益社會組織奧促會的成立、奧運人才的積澱,以及多年來通過全民健身活動、國際體育文化交流、青少年奧林匹克教育等方式深入人心的軟遺產的傳承,也為我國冬奧夢想的實現創造了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