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足球市場不斷萎縮 體育媒體遭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8 10:37:37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中國推出足球聯賽曾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一批體育媒體先後出現,但隨著中國足球市場的萎縮,這些媒體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不少曾風光一時的體育媒體最終無奈地選擇關門。

  中國足協主辦的《中國足球報》停刊了,沒有人感到意外,這是遲早的事。3月3日的《中國足球報》出版了最後一期,用了一個大標題懷舊了一下——《一張報紙一個聯賽?15年我們》,伴隨著中國職業聯賽的無序進行,15年我們後面應再加幾個字:倒掉了。
 
  據成都商報報導,停刊總不是件好事情,但可以用來懷念,《南方體育》最後一期封面標題是《改變,絕不是最後一次》,改變就是把報紙變沒了,這一標題有點玩文字。有人說:南體就是不好好弄新聞,天天玩文字把自己玩沒的,信不信由你。現在,好好弄新聞的體育報刊也沒幾家有好日子過了。長春有一足記當年效力過《中國足球報》和《球報》,看著這兩家已成歷史的報紙,他應該慶倖自己走得早。

  改革開放30年來,對傳媒的最大影響就是催生了大量的報紙雜誌。就體育報刊來說,過去就有個《新體育》、《體育報》,上世紀80年代以後有了專業足球一報一刊《足球》報和《足球世界》,體育強省不少都辦有自己的體育報刊。1994年足球職業聯賽開始後,大家發現足球這碗飯好吃,紛紛辦起了足球報刊,後來留下來的很少。最近幾年,籃球明顯發展得比足球快,不少報刊開始改換門亭報籃球了,現在籃球報刊市場也已經泥沙俱下了。

  足協把自己的報紙辦黃了,雜誌還在,1980年創刊的《足球世界》苟延殘喘,這本20年前被無數球迷當成看球聖經的雜誌已經面目全非了,我在前年去他們編輯部參觀學習了一下,順便問問還有沒有上世紀80年代留存下來的老雜誌,編輯部答復:多次搬家,過刊都也找不到了。如此看來,我當年在地攤買的老雜誌可以等編輯部回收了。

  長春的球迷還記得一張叫《體育週刊》的報紙嗎?該報在延邊隊踢甲A的時候流行於各報攤,該報每期有一專版刊發球迷習作,這些來稿球迷有數位以後成了足球記者(本人也是其中一員)。1998年後,長春還辦過《足球參考》《射門》等雜誌,現在早就停了。

  四川曾擁有職業聯賽最火爆的主場,也曾擁有大量足球報刊,比如中國第一份足球畫報《現代足球》,足球報紙《足球風》(李承鵬曾效力於此),雜誌《足球大世界》,都曾辦得不錯,都只能在記憶深處尋找。

  2005年,德國《踢球者》雜誌曾推出中文版,在德國世界盃之前曾被看好,可惜足球傳媒市場萎縮得太厲害,把《踢球者》踢沒了。那幾年流行為知名國外俱樂部的隊刊出中文版,沒流行幾年。

  北京曾有《北京足球報》《青年體育》,可首都的市場也不是那麼好混的。

  南體旗下曾有《競賽畫報》雜誌,雜誌和報紙如出一轍,玩圖片的基礎上再玩文字,結果玩大發了,2005年先于南體被停刊。《當代體育》10餘年前有個月末版,沒幾年就不出了。《體育世界•進攻》也進攻不動了。

  《南方體育》停刊了,大連的《北方體育》(原《足球週報》)也不行了,足球城沒有專業的體育報紙了。

  不止是報導足球為主的媒體,《新民圍棋》《棋牌週報》都倒掉了,有的雜誌沒事就求新求變死得很快,《新民圍棋》卻是多少年都不變,2002年雜誌版式和1978年差不多。

  最近幾年的趨勢是體育報刊足球的越來越少,籃球的越來越多,再就是轉行做足彩報紙。《揚子體育報》曾在諸多報紙停刊的2005年創刊,後來不再是綜合性體育報了,《體育天地》也轉行做籃球報導了。其實籃球報刊停刊的歷史更早,我國最早的籃球專業報紙是1985年在長春創刊的《中國籃球報》,可惜兩年後就停刊了,當時候也就是足球讀者還比較多。現在市場上籃球報刊很多,不知道能火多久,靜觀其變。

  其實,還有一些報刊,可能名稱沒變,但由於內容改變,在體育迷心中其實已經死了,剛才提到已經慘不忍睹的《足球世界》,還有同為中國體育報業總社的《搏》,當年以圖片取勝,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比較搶手,現在淪為了戶外雜誌。《球迷》只能在天津地區自己自娛自樂,還不如《中國體育報》好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