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首家外資球隊宣告失敗 正式解散整體轉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2 08:26:41  


 
  儘管到2010年12月的最後一天,成都謝菲聯才被整體轉讓到海南,但實際上,這樣的結局早已在意料當中。從外資足球俱樂部的第一天誕生開始,噱頭就大於了實際的內容,希望別人拿前錢來玩中國足球的根本不可行。

管理:爭議OR效率?

  將足球的發源地中國、現代足球的起源地英國兩種不同的足球文化背景有機地相結合,培養中國歷史上第一支來自足球發達國家投資控股的俱樂部,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環。成都謝菲聯作為實驗品,也許模式不會成功,但從中間又能得到什麼經驗教訓呢?

  國外俱樂部的管理模式被中國足球認為是“先進的”、“優越的”,但移植到中國土壤上却變成了怪胎。一方面,成都謝菲聯在引人上頻繁出現不可思議的舉動,引進了李鐵、石俊等一批價格很高,但實用性却不強的“海歸”,而在外援方面,成都謝菲聯經常都是一分錢掰成兩分花。管理需要必要的投入,而英方對成都謝菲聯的投入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從最開始的300萬,到後來的1000萬人民幣,再到後面球隊斷米斷炊。

  英方管理模式一度由中方董事長許宏濤來傳達和執行,但到了2009年末,許宏濤的鋃鐺入獄讓英國管理模式徹底變成了鬧劇。從俱樂部的一支筆、一張紙都要入帳,到後來公然花錢打假球,英方管理模式並沒有真正滲透過中國足球,反而是成為了犯罪的幫凶。

失敗:悲哀OR平靜?

  成都謝菲聯被解散,這個消息如果放到1年前的2009年,很多人都不會惋惜。

  但1年中,僅僅靠著隊中幾人的“無私贊助”還打進了中超,此時成都謝菲聯的失敗却顯得多少有點凄凉。從外資進入的第一天起,對於這種“門不當、戶不對”的聯姻就缺乏科學、公正的認識,處於漩渦的中國足球甚至更希望通過這種的方式來尋找一個“救星”,這顯然是過于幼稚的。

  成都謝菲聯的倒下,也將給今後更多的外資資本進入中國足球敲響警鐘,畢竟悲哀只是暫時的,能夠在平靜下真正去思考,或者去做點什麼,才是中國職業足球未來的方向。(來源:華商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