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接連舉行的舉重和羽毛球亞洲錦標賽,眾多名將缺席,韓國的張美蘭、馬來西亞的李宗偉和印尼的陶菲克等紛紛掛出免戰牌。覺得掃興的不只是做好準備卻無法過招的中國選手,更有希望一睹名將競技的觀眾。安徽銅陵好不容易第一次承辦高規格舉重賽事,卻沒能迎來最受關注的貴客。在成都球迷看來,沒有強力挑戰者,林丹打得好不好已無關緊要。
亞洲錦標賽是亞洲單項最高級別的賽事,有時比亞運會競爭還激烈,舉重有些級別和羽毛球有些單項完全是世界冠軍之爭。中國隊林丹、王適嫻、蔡贇/付海峰等悉數恭候,難道還有人小看比賽的分量?名將對亞洲錦標賽不屑一顧,至少不是嫌比賽的檔次不夠高。
說來,倫敦奧運會為期不遠,“入場券”未定歸屬的要把握機會,無此之憂的要留幾手以備來年大賽時出其不意。並不具有分發奧運“門票”作用的亞洲錦標賽便失去了吸引力,但也不排除高手故意回避。一些項目常年大獎賽、公開賽一站接一站,人們的目光只認少數明星,什麼賽事都不能少了他們。明星也會不堪重負,與其出工不出力,不如索性不參加。中國雖為東道主,舉重隊也有好幾位奧運冠軍稱傷病而不出。
運動訓練有周期性和計劃性,不難理解。觀賞比賽卻無法以此說事,運氣好的一飽眼福,運氣差的沒處抱怨。沒有明星難言捧場,沒有競爭難言盡力,選手與觀眾都看著賽事設計者。中國競技體育水平高了,承辦比賽多了,包括不怎麼精彩、沒什麼競爭的比賽也多了。賽事質量不是東道主所能掌控,但只怕將來沒地方願意辦賽。畢竟,亞洲錦標賽要名副其實。(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