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女足冰封十年:飽嘗內耗之苦 衰落早有跡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4 10:41:01  


 
  現在想來,雅典奧運會更像是亞洲女足發展趨勢的一個分水嶺——那屆中國女足“取巧”出線但被最早淘汰,日本女足則在當屆奧運會中進入前八,一退一進已然顯出差距。

  “2002年我帶隊在武漢打日本隊4∶0,賽後足協說贏得太少了,當時我就說,日本隊已經有模樣了,他們覺得我是在找借口,後來釜山亞運會我們和日本隊打成2∶2,讓朝鮮拿了冠軍。”在2003年美國世界杯後“下課”的原中國女足主帥馬良行告訴記者,2004年女足雅典慘敗之後,就再也沒翻過身來,“後來,2005年我第二次帶國家隊,多哈亞運會輸給日本,一看人家就已經比我們強很多了。”

  日本女足循序普及和發展的10年當中,中國女足卻飽嘗“內亂”之苦——馬良行曾根據中國足協女子部的授意制定發展規劃,但此事最後不了了之,女足依然每況愈下。

  “大家可以數數這些年我們換了多少主教練,成績大家也都看到了,誰帶都一樣,該贏不了球還是贏不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足主帥商瑞華談到中國女足10年倒退時說,“這說明中國女足的問題不是國家隊打比賽的問題,是沒有一個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我們現在還是靠幾支專業隊,每個月掙3000多元工資,再加上點訓練補助,所以,從目前的情況看,領導重視,女足日子就好過點,領導不重視,女足就艱苦點。就這個基礎,沒法跟人家拼。”

校園足球尚不現實

  “在俱樂部培養年輕隊員”不但需要俱樂部和教練們足夠的耐心,還需要管理部門發展規劃的指引和政策的支持——以日本女足為例,儘管日本女足聯賽當中半數球員尚不屬於職業球員,只在本職工作結束後參加訓練比賽,但日本中小學校際聯賽為這些“半職業球員”打下了極為專業的技戰術基礎,“她們從小就在學校裡接受正規的足球訓練,高中球員水平就不低了,不比我們足校出來的差,而且日本不只一支大學校隊參加職業聯賽。這就是她們半職業化還能拿世界冠軍的道理。”馬良行說。

  因此,強調“職業化”不是振興女足的正確出路。相反,足球在中小學校園中的普及程度,才是讓中國女足重新成為世界強隊的衡量標準。

  “劉愛玲那一代球員可遇不可求,她們那個時代有她們的發展規律,現在再那麼幹肯定不行了。”北京女足主教練王海鳴說,“不過,要想讓足球在校園裡得到普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實際上,男足喊了很多年進校園,現在也才剛剛開始有一點進度。所以,女足想在校園裡普及很不現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