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首個罷賽事件親歷者:中國足球像沒靈魂暴發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6 09:00:48  


 
  中國足球需要“二次革命”

  楊祖武說,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成長為一個舉世矚目的大國,但我們的足球,雖然擁有著巨大的市場潛能,但既不能在世界大舞台上展示中國人的智慧和能力,也沒有成為拉動人民身體健康的體育產業,反而演化成為肖小之輩作奸犯科的污穢場。這沒有道理!

  這位老人感嘆說,推動足球職業化改革以來,一失敗就更換一個足協掌門人,卻很少在體制改革上反思,沒有在機制改革上總結,一次次重複著幾乎相同的錯誤,一次次重演失敗的輪回。沒有發展,沒有更新,只有一個個失敗者的名字在替換。

  在楊祖武看來,累計投入了幾十億元的中國職業足球是典型的“廣種薄收”。這些年來,各家俱樂部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足球圈的假球、黑哨、賭球等醜惡現象猖獗,誰應當對此負責?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內容太多了。

  上世紀90年代初啟動的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目的是探索通過市場化來吸引社會關注和投入,提高運動水平。但是,從這10多年的結果來看,除了大幅度提高了從業人員的收入外,水平並沒有明顯改觀,有特點的運動員甚至更少了。因此,楊祖武說,如果從兩個角度評價“職業化”的得失,只能得出目前所謂的“職業足球”都是廣種薄收的“不合格工程”的結論。

  一是從市場回報來看。中國的所謂職業足球投資鮮有回報,各個俱樂部幾乎每年都要投入數千萬資金來保障球隊正常運行,但從門票、廣告、電視轉播權、紀念品開發等獲得的收入卻是“入不敷出”。許多企業抱著對中國足球執著的支持態度來搞足球,但目前的足球環境讓不少企業失去了信心。二是從為國爭光的角度看。搞了10多年的職業足球,目前國家隊卻人才凋零,像當年郝海東那樣的優秀前鋒幾乎後繼無人。其他關鍵位置,同樣如此。在比賽成績上,不要說奪得世界杯、奧運會金牌,目前連拿“入場券”都遙不可及。

  楊祖武說,足球是最早進行市場化運作的體育項目,擁有相當廣闊的市場空間,開局不錯,但可惜沒有搭好架子。當前迫切需要進行二次革命,除了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作出切實可行的戰略決策外,更要在管理層面上從理念到運作模式上進行反思。管辦分離,要廣開言路,多聽聽作為聯賽主體的俱樂部的意見,多學學足球發達國家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各個俱樂部也應當從行業自律等方面尋找求生之路。

  楊祖武說,現代職業足球的發展之路其實並不複雜,國際足聯以及許多國家的做法非常成功。借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身的特點,總結以往的教訓,在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上,走出一條既能出成績、又能在市場中獲得豐厚回報的中國足球之路是完全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