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排球聯賽為何捧著金碗要飯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6 09:51:20  


 
  從中國足籃球職業化的發生歷程看,十幾年的時間,已足夠中國排球聯賽初步走上職業化之路。但近日,國家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卻澄清了一個事實:“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和任何文件上,我們從來都沒有說中國排球聯賽是職業化的聯賽,我們僅僅是在專業隊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根據中國排球的實際情況面向市場,利用市場經濟的規律來操作這個聯賽。”

  徐利的這番話在某男排俱樂部主教練看來,意味著中國排球聯賽的管理者根本就沒有促成聯賽向職業化發展的願望,“我們就是掛著贊助商名字的地方專業隊,我們受體育局的領導,拿的是體育局發的工資,我們這支隊伍的核心任務還是全運會。能否成為職業俱樂部,不是我們的意願所能左右的。”

  但讓排球聯賽像足籃球聯賽那樣真正走向職業化,卻是很多教練和運動員的希望。上海男排主教練王健就曾向記者表示:“既然足籃球已經職業化,這至少說明職業化是發展方向。”北京男排主教練李牧也承認,儘管北京男排以“升班馬”姿態打入聯賽四強的主因是全隊齊心協力,但不可否認,贊助商加盟使得隊伍的經濟狀況大幅度改善,也是激發全隊鬥志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一家大型國企成為冠名贊助商,北京男排運動員的收入在本賽季漲了大約3倍,在主力陣容未變的情況下,過去幾個賽季一直在升降級線上徘徊的北京男排,本賽季卻一舉闖入四強。上海男排也有過相似的經歷,據陳浩峰回憶,“沒有贊助商的時候,隊員每個月只有死工資,像隊長沈瓊的月工資也就是三四千元,獎金和出場費等一概沒有。2010年,重新獲得贊助後,隊員的收入增加了三四倍。”

  在今年的男排聯賽裡,遼寧男排和四川男排依然沒有得到冠名贊助,但擁有贊助商的俱樂部也往往是借助於政府的牽線搭橋。國內排壇資深教練林榆廷曾對記者表示:“國內聯賽的職業化發展程度太低,排球運動員的待遇上不去,使得排球項目對年輕運動員的吸引力降低,這不僅導致國內排球發展空間的不斷萎縮,最終影響的還是國家隊的發展潛力。”

  目前,全運會三大球項目中,只有排球項目是成年運動員參賽,足籃球對參賽運動員都有年齡限制。為完成全運會任務,各地不得不保留排球專業隊建制,也導致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自由交流以及引入高水平外援都成了泡影。“而人員的自由流動是對職業聯賽的基本要求,沒有人員的流動,各隊之間的水平差距就很難打破。”陳浩峰表示。參賽隊間的水平相差懸殊,令比賽的懸念和觀賞性大打折扣,進而又影響到票房收入和贊助商的熱情,這又反過來進一步束縛中國排球聯賽的職業化發展。參賽隊的水平差距很難拉近,這或許也是中國男女排聯賽總是容易產生“多冠王”的原因,更是中國排球聯賽職業化水平低的縮影。(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